[发明专利]裸钢丝绳两端铆接自动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7346.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喻洪江;徐峰;颜文希;庄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翔睿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声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5/06 | 分类号: | B21F15/06;B21F11/00;B21C51/00;B07C5/34;B07C5/08 |
代理公司: | 51247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4011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加工设备 裸钢丝绳 铆接 铆压 汽车零部件加工 有效长度尺寸 工序流程 检测操作 生产效率 装备技术 作业单元 工艺流程 拉脱力 智能化 捆扎 穿簧 分选 精切 码放 自动化 一体化 检测 安全 保证 | ||
汽车零部件加工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裸钢丝绳两端铆接自动加工设备。本发明所述裸钢丝绳两端铆接自动加工设备,将扫码放绳、穿簧精切、一次铆压、二次铆压、拉脱力检测和有效长度尺寸检测操作、分选操作、标识捆扎全工序流程集成于同一作业单元,高度一体化的同时,利用工艺流程的智能化、自动化保证了高水平的质量精度和生产效率,更显著降低了安全风险和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裸钢丝绳两端铆接自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升降器是驱动汽车门窗玻璃升降的装置,而两端铆接有卡头的裸钢丝绳又是升降器的重要机构,钢丝绳铆接工艺的优劣是升降器工作性能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通常是将成卷的钢丝绳预先切成所需长度,再根据所需型号和长度对应切换控制面板的预定程序,然后人工上件进行后续的铆压操作、拉脱力检测操作、有效长度尺寸检测等后续工艺流程,最后人工计数整理、打包标识。
现有工艺中,通常是分为多道互相分离的工序完成,需要人工多次介入,完工后成品的计数和包装更是需要耗费人力进行,由此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且人工成本较高,更存在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现如今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倡导高质高标、节能降耗、智能制造,因此,裸钢丝绳两端铆接加工技术领域亟需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全自动加工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的裸钢丝绳两端铆接自动加工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裸钢丝绳两端铆接自动加工设备,设备主体包括位于立方体式机柜上表面的操作台、固接在操作台上设有安全门的厢式机罩,所述设备主体外部左侧设有扫码放绳机构,所述扫码放绳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开卷放绳组件,沿绳卷开卷输送方向设置导绳轮,所述导绳轮与固接在机柜侧面的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扫码放绳机构还包括通过摆动臂与机罩转动连接的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下部通过伸缩线缆电气连接有扫码器;
所述操作台前部沿左右方向设有穿簧精切机构,所述操作台左端中部设有第一铆接机构,所述操作台右端中部设有第二铆接机构,所述操作台左端后部设有检测机构,所述操作台后部设有分选机构,所述分选机构的一部分位于机罩外,所述分选机构上设置有标识捆扎机构,所述操作台中部设有转运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穿簧精切机构包括与操作台固接的框式第三机架,所述穿簧精切机构还包括伸出机罩外、承接导绳轮输送的钢丝绳的引绳组件,所述引绳组件包括固接于第三机架左立板的引绳臂,所述引绳臂左端部固接引绳嘴、前部转动连接多组上下交错设置的引绳轮,紧邻所述第三机架右立板外侧设有切线组件,所述切线组件右侧设有第三输送器,所述第三输送器的输出端垂直于钢丝绳输送方向且与钢丝绳同高度,所述第三输送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设在操作台上、内装弹簧的第三振动盘输出端相连,所述操作台前部右端设有拉线器,所述拉线器包括沿左右方向固接在操作台上的的拉线导轨,所述拉线导轨轨面上滑动连接拉线夹,所述拉线导轨右端设有输出端与拉线夹相连的第三驱动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呈左右对称设置的多组机械手,所述左右侧机械手分别固接在左右侧转运架顶部,所述左右转运架之间设有若干承接钢丝绳的转运托板,所述转运架底部设有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Y轴移动气缸、Y轴直线导轨、Z轴二级位置移动气缸,所述转运架、转运托板、动力组件均与第四机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铆接机构包括固接于操作台的C形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C形腔腔底中部设有第一压铆组件,所述第一压铆组件包括上下对应的第一压铆座、第一压铆头,紧邻所述第一压铆组件侧部设有第一输送器,所述第一输送器的输出端与钢丝绳输送方向共线,所述第一输送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设在操作台上、内装第一铆接件的第一振动盘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铆接机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机架顶部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输出端穿过第一机架C形腔腔顶与第一压铆头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翔睿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声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翔睿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声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7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器件的整形治具
- 下一篇:下模冲棒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