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5633.8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宇;邓厚科;董银萍;宋文凤;冯磊;殷金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商用 车车 轰鸣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认问题工况,并获取车内轰鸣音出现的车速范围及电机转速范围;采集问题工况下的车内噪声数据;根据车内噪声数据获取车内轰鸣音的阶次和问题频率;选取振动路径,并选取振动传递路径上的振动测试点;在问题工况下,对各个振动测试点进行测试,判断各振动测试点对应的部件是否为高相关性零件;由高相关性零件得到振动源。本公开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振动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车内轰鸣音的整改主要依靠NVH工程师的经验,对传递路径上的主要零部件进行排除性试验,如通过增加钣金阻尼,传动轴动力吸振器、配重等方法降低振幅或者改变模态频率。
现有技术中方法对工程师的经验有较高的要求,否则可能会导致不能快速找到问题点,走许多弯路;同时若为多个零部件共同作用产生轰鸣的情况时,很容易受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不能给出有效的方案。
如何对车内轰鸣音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是本领域亟待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振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确认问题工况,并获取车内轰鸣音出现的车速范围及电机转速范围;
S2,采集问题工况下的车内噪声数据;根据车内噪声数据获取车内轰鸣音的阶次和问题频率;
S3,选取振动路径,并选取振动传递路径上的振动测试点;
S4,在问题工况下,对各个振动测试点进行测试,判断各振动测试点对应的部件是否为高相关性零件;
S5,由高相关性零件得到振动源。
如上所述的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可选地,步骤S4 中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401,对各个振动测试点分别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分别判断各振动测试点是否存在问题频率下的响应峰值;
S402,若某振动测试点存在问题频率下的响应峰值,则该振动测试点对应的零件为高相关性零件。
如上所述的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可选地,步骤S3 中的振动传递路径为:电机-传动轴-后桥-板簧-车身钣件。
如上所述的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可选地,所述振动测试点包括电机、传动轴、传动支撑件、后桥壳体、左侧板簧、右侧板簧、左侧板簧与车身安装点、右侧板簧与车身安装点以及车身钣金。
如上所述的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可选地,当所述振动测试点为电机支撑、传动支撑、后桥壳体、左侧板簧、右侧板簧、左侧板簧与车身安装点、右侧板簧与车身安装点或车身钣金时,步骤S4还包括S403,判断所述振动测试点的振幅是否大于预设值;
S404,如果是,所述振动测试点对应的部件为高相关性零件。
如上所述的纯电动厢式商用车车内轰鸣音的检测方法,可选地,所述步骤 S5包括:
S501,依次对各个高相关性零件进行振动抑制或改变各个高相关性零件的模态特征;
S502,判断在问题工况下测试车内轰鸣音是否消除;
S503,若是,则该高相关性零件为轰鸣音振源,
S504,若否,则该高相关性零件不是轰鸣音振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56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