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缸盖及其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4864.7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吕顺;康明明;牛鸿斌;李斌;王少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F02F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郎志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缸盖 及其 气管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及其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本发明旨在解决气流在进气管和气道之间形成的涡流影响发动机正常进气的技术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发动机缸盖的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发动机缸盖内设置有集成式进气管和设置于集成式进气管的进气管出口处的多个气道,多个气道中至少一个气道靠近进气管出口的侧壁设置,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用于连通进气管出口的侧壁与至少一个气道,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彼此平滑连接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均为沿进气管出口向外延伸的弧形结构。本发明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中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可以改善气流在发动机的气道处形成的涡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进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缸盖及其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目前在发动机气缸盖10上设置有集成式进气管,其中集成式进气管包括进气管的进气口11、集成于发动机气缸盖内的进气管道12和集成于发动机气缸盖内的进气道13,通过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进气管道12和六个进气道13集成于发动机气缸盖10内,进气管道12的进气口11设置于进气管道12的中心位置,六个进气道13均匀分布于进气管出口处,六个进气道13中位于两端的两个进气道13与进气管出口之间的连接结构14形成一个空腔15,当气流流至进气管出口处时,气流会在连接结构14处发生扰动现象并在空腔15内形成涡流,从而导致流入两端进气道13处的气流的涡流比受到严重影响,通过试验可知当空腔15内形成涡流时,两端进气道13的涡流比比进气道设计时的涡流比降低约40%,较大的涡流比差异还会对发动机的进气性能造成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及其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用于发动机缸盖,发动机缸盖内设置有集成式进气管和设置于集成式进气管的进气管出口处的多个气道,多个气道中至少一个气道靠近进气管出口的侧壁设置,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用于连通进气管出口的侧壁与至少一个气道,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包括彼此平滑连接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均为沿进气管出口向外延伸的弧形结构。
优选地,第一导向壁与进气管出口连接,第一导向壁的切线与进气管出口形成的第一角度大于0°小于30°。
优选地,第二导向壁分别与第一导向壁和至少一个气道连接,第二导向壁的切线与进气管出口形成的第二角度大于30°小于80°。
优选地,多个气道中的每个气道包括第一分支气道和第二分支气道,第一分支气道和第二分支气道并联于每个气道的气道进口,第二导向壁与第一分支气道或第二分支气道连通。
优选地,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向每个气道内凸出的弧形连接壁,第二导向壁通过弧形连接壁与第一分支气道或第二分支气道连通。
优选地,多个气道为六个气道,六个气道均匀分布于进气管出口处,且六个气道中的最左端气道靠近进气管出口的左侧壁分布,最左端气道的第一分支气道与左侧壁通过第一导向壁、第二导向壁和弧形连接壁连通。
优选地,六个气道中的最右端气道靠近进气管出口的右侧壁分布,最右端气道的第二分支气道与右侧壁通过第一导向壁、第二导向壁和弧形连接壁连通。
优选地,发动机缸盖上与左侧壁和右侧壁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预留开口,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通过预留开口可拆卸地设置于发动机缸盖内。
优选地,进气管与气道的连接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板、支撑筋和导向板,安装板封堵于预留开口处,支撑筋和导向板通过预留开口伸至发动机缸盖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48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发动机运转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发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