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3252.6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9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傅俊生;侯若琳;刘鑫;吴小平;郑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07 | 分类号: | A61K36/07;A61P39/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文弘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纤维素酶 超声波 协同 提取 黑木耳 黑色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其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12mg,酶解温度40℃,酶解pH5.0,酶解时间120min,NaOH浓度1.27mol/L,料液比1:40 g/ml,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52min,超声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黑木耳黑色素提取得率可达到10.48%,相比于实验设置的未添加纤维素酶的超声波组黑色素提取得率提高了12.93%。抗氧化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的黑色素相比于未加纤维素酶提取的黑色素清除ABTS、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更强,为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色素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黑木耳(
由于黑木耳黑色素只溶于碱,而不溶于水和其它常见的有机溶剂,因此在传统上常采用氢氧化钠提取黑色素(李琦等 2010)。2011年,何长川等人采用浸提法对黑木耳黑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黑色素粗品提取率可达到6.90%(何长川等 2011)。2016年,张艳荣等人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了黑木耳黑色素,其黑色素粗品提取率达到了9.11%(张艳荣等 2016)。纤维素酶是由多种水解酶组成的一个复合酶系,可以有效的破坏微生物细胞壁,进而达到提高活性物质的提取效率,其已在食药用真菌活性物质提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吴关威等 2010;凡军民等 2013;程伟等 2012)。但目前尚未见将纤维素酶应用于黑木耳黑色素提取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探究了纤维素酶与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工艺,并进一步对所提取的黑木耳黑色素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黑木耳黑色素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应用开发提供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黑木耳子实体粉碎,过80目标准筛,备用;
(2)精确称取黑木耳子实体粉末1.00g溶于一定pH和料液比1:20 g/ml的磷酸二氢钠-柠檬酸缓冲溶液中,摇匀,加入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在适宜的温度下水浴反应一段时间,反应结束后,10000r/min离心5min,去除上清液,保留沉淀物;
(3)在步骤(2)得到的沉淀物中,按一定料液比加入NaOH溶液,在一定的超声功率和超声温度下提取黑木而黑色素,提取结束后,于10000r/min离心5min,收集上清液,得黑色素提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2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