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43006.0 | 申请日: | 2018-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3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岳立;刘栋成;程勇;张明亮;周铭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141 | 分类号: | C07F9/14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黄春松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基 磷酸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亚磷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后滴加至六甲基二硅氮烷中,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亚磷酸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质量比为1:2.2~1:4.4,滴加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120℃,滴加完毕后保温在20℃~120℃进行反应,所述的催化剂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可达90%以上。二、反应完成后可直接精馏,后处理步骤简单,收率高。三、整个合成过程没有废弃物产生,对环境污染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电解液添加剂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可通过Arbuzow反应温和制备双(三甲基硅基)磷酸酯,亦可用做电解液添加剂。
从公开的报道中看,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三甲基氯硅烷与亚磷酸在缚酸剂三乙胺和溶剂的存在下反应,合成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该方法的缺陷在于:副产物三乙胺盐酸盐会难以除去,对后续步骤造成不良影响。
另有CN106046046A,公开了用三甲基硅碱金属醇盐与三氯化磷合成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的缺陷在于:一、反应后会有无机盐生成,这增加了后处理的步骤。二、原料三甲基碱金属硅醇盐腐蚀性大,易水解,价格贵,不利于工业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后处理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亚磷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后滴加至六甲基二硅氮烷中,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亚磷酸与六甲基二硅氮烷的质量比为1:2.2~1:4.4,滴加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120℃,滴加完毕后保温在20℃~120℃进行反应,所述的催化剂为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所述的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结构式如下: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有机溶剂为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二乙二醇二甲醚、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有机溶剂优选为乙腈和/或二乙二醇二甲醚。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亚磷酸与六甲基二硅氮烷质量比优选为1:2.5~1:3.25。
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0.1%~10%。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优选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1%~3%。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滴加过程中温度优选控制在50℃~90℃,滴加时间控制在0.5~5小时,优选控制在1~2小时。
更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其中,滴加完毕后温度优选控制在50℃~90℃,保温反应时间在0.5~3小时,优选为1~2小时。
本发明的优点是:一、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高。二、反应完成后可直接精馏,后处理步骤简单,收率高。三、整个合成过程没有废弃物产生,对环境污染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三甲基硅基)亚磷酸酯的合成方法做详细介绍。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3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