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舵机座近净热塑性成型模具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39323.5 | 申请日: | 201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6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唐泽辉;杜龙雨;池天喜;颜银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6;B21D37/18;B21D22/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邹伟红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舵机 导向套 浮动模 下模座 成型 定位模芯 冲头 成型模具 热塑性 铝合金 坯料 模具 机械切削加工 金属加工领域 热塑性挤压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定位芯 毛坯件 生产工艺 成形 腔室 凸台 申请 | ||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铝合金舵机座近净热塑性成型模具及方法。模具包括导向套、浮动模芯、定位模芯、下模座和冲头;定位模芯位于浮动模芯和下模座中,坯料位于下模座上方、浮动模芯和导向套之间,冲头位于坯料上方、浮动模芯和导向套之间;下模座、导向套以及定位芯模之间形成第一腔室,用于成型舵机座的支座部分;导向套、下模座、定位模芯以及浮动模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用于成型舵机座的舵机座凸台部分;冲头、导向套以及浮动模芯之间形成第三腔室,用于成型舵机座的舵机座主体部分。本申请通过热塑性挤压成型,用1套模具即可成形出毛坯件,再经少量的机械切削加工,获得舵机座零件,节省了工时,简化了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是一种高强度铝合金舵机座近净热塑性成型模具及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度铝合金复杂结构件舵机座,是炮射导弹中的重要零件。该类产品结构复杂,零件为中空状。具有支座,支座的结构各不相同,且支座中还设置有凹槽,零件的主体中空部分形状也很杂,为非等壁厚,中空状的圆桶零件内部具有凸沿,凸沿以及没有凸沿的本体上都具有各种弧面和平面。
对于此类零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切削加工。但是数控切削加工成形,对于形状如此复杂的零件,需要一百多道工序,加工周期长,且会切削下来很多材料,造成材料浪费严重,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舵机座近净热塑性成型模具及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铝合金舵机座近净热塑性成型模具,所述模具用于成型舵机座,所述舵机座包括圆桶形舵机座主体,设置在舵机座主体下方的多个支座,每个支座中间都设置有凹槽,舵机座主体内部设置舵机座凸台,且舵机座主体为非等壁厚;
所述模具包括导向套、浮动模芯、定位模芯、下模座和冲头;
其中所述定位模芯位于浮动模芯和下模座中,所述导向套位于下模座的外周,坯料位于下模座上方、浮动模芯和导向套之间,冲头位于坯料上方、浮动模芯和导向套之间;
所述下模座、导向套以及定位芯模之间形成第一腔室,用于成型舵机座的支座部分;所述导向套、下模座、定位模芯以及浮动模芯之间形成第二腔室,用于成型舵机座的舵机座凸台部分;所述冲头、导向套以及浮动模芯之间形成第三腔室,用于成型舵机座的舵机座主体部分。
所述下模座为圆桶形,下模座包括模垫、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下模座凸沿,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下模座凹槽;下模座凹槽中设有下模座凸块,所述下模座凸沿和下模座凹槽交错布置,所述导向套、定位模芯和下模座的下模座凹槽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腔室。
所述定位模芯(24)呈柱形,定位模芯(24)的外表面与舵机座凸沿的内部形状匹配,外表面设有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曲率较大的弧面、三个曲率较小的弧面和一个平面,所述三个曲率较小的弧面和一个平面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曲率较大的弧面与呈中心对称分布的三个曲率较小的弧面和一个平面交错布置。
最终挤压成型时,所述浮动模芯(23)距离下模座(25)上表面一定距离,所述距离等于舵机座凸沿(13)的高度。
所述浮动模芯(23)为圆桶状,浮动模芯内表面的形状与定位模芯(24)的外表面形状相匹配,内设有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曲率较大的内侧小凹沿(231)、三个曲率较小的内侧大凹沿(234)和一个突起的内侧平面(233),所述三个曲率较小的内侧大凹沿(234)和一个内侧平面(233)呈中心对称分布,所述四个内侧小凹沿(231)与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内侧大凹沿(234)和一个内侧平面(233)交错布置;所述浮动模芯(23)的外表面设有外围凸沿(232)和浮动模芯凹槽(235),所述外围凸沿(232)用于成型舵机座主体(11)上部内表面的凹槽,所述外围凸沿(232)为五个且呈中心对称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93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弯整形的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锁扣棒镦肩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