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5695.0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6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兵;程新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2 | 分类号: | H01G4/32;H01G4/33;H01G4/38;H01G4/224;H01G4/00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凌云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车 专用 电容器 | ||
1.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壳(10)、位于电容器壳(10)内部的电容器芯组(20)、电容器盖(40),所述电容器壳(10)的内部填充有将电容器芯组(20)完全覆盖的绝缘填充料(30),所述电容器盖(40)与电容器壳(10)密封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盖(40)的外部设置有防爆机构(50);
所述防爆机构(50)包括外管(51)、位于外管(51)内部的内管(52)、与内管(52)内腔相适配的配重柱(53)、设置在外管(51)上端的封盖(54)、将外管(51)下端密封的橡胶板(55)、设置在外管(51)外部的单向阀(56),所述电容器盖(40)的中央设置有与外管(51)下端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外管(51)下端的外侧壁与安装孔的孔壁密封连接,所述橡胶板(55)设置在电容器壳(10)的内部,所述外管(51)与内管(52)之间设置有多根连杆(57),所述连杆(57)的一端与外管(5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57)的另一端与内管(52)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杆(57)的侧壁紧贴橡胶板(55)的上板面;所述橡胶板(55)上板面的中央设置有倒锥形第一盲孔(552),所述橡胶板(55)下板面的中央设置有锥形第二盲孔(551),所述第一盲孔(552)的下端与第二盲孔(551)的上端之间设置有间距;所述配重柱(53)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一盲孔(552)相适配的锥部(531),所述内管(52)的侧壁设置有通孔(521),所述封盖(54)与外管(51)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内管(52)的上端与封盖(54)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单向阀(56)的进口与外管(51)的内腔连通,所述外管(51)内部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1)内部的气压为51~65k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552)的轴线与第二盲孔(551)的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柱(53)与内管(52)内腔之间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552)的锥角小于第二盲孔(551)的锥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孔(552)的最大孔径小于第二盲孔(551)的最大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机车专用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2)为圆管状结构,所述第一盲孔(552)的最大孔径小于内管(52)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新洲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56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