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自动编织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30619.0 | 申请日: | 2018-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杨桂;李珊珊;王京红;雷同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1/00 | 分类号: | D03D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贺兆乐 |
地址: | 10002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自动 编织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自动编织设备,包括框架、多个储纱器和多个编织站,编织站设置在框架的中空内部、并在框架内组成阵列形式;编织过程中,编织站绕着编织站的轴线周向旋转,各储纱器在编织站的夹持作用下,绕着编织站的外周、在框架靠近编织面的端面上移动,以令各储纱器所携带的纱线相互编织,在编织面处形成三维编织物。通过该三维自动编织设备,使得储纱器在编织站的轨道盘中穿梭运动,储纱器携带纱线在轨道盘上方编织空间交错,实现了各根纱线自动进行三维编织的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维自动编织设备。
背景技术
三维编织是一种织物成型工艺,用高性能纤维经三维编织工艺可支撑绳缆、带、网、板 材、管材和异形织物等,这类编织物结构、功能独特,具有高强、高模、高可靠性、耐高压、 耐磨损、延伸率精确可控等特点。但这种织物的自动成型设备长期被欧美俄垄断,严重制约 了我国三维编织产业的发展。
三维自动编织机方面,我国相关研究人员已做了大量工作,例如公开号为CN204644597U 及CN1312408A的中国专利,但公开的三维自动编织机只能适用于某种特定、单一结构三维编 织物的编织,抬高了三维编织的设备成本;无法进行三维编织新工艺的开发和试织,不利于 三维编织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三维编织工艺可设计性强及结构多样化的需求,限制了三维 编织技术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三维自动编织设备,使多 根纱线经对应的储纱器在编织站的驱动下在轨道盘内穿梭移动,实现纱线的加错,在编织面 处形成三维编织物,以实现三维编织设备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达到批量生产三维编织物的目 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三维自动编织设备,包括框架、多个储纱器和多个编织站,编织站设置在框架的中 空内部、并在框架内组成阵列形式;
编织过程中,编织站绕着编织站的轴线周向旋转,各储纱器在编织站的夹持作用下,绕 着编织站的外周、在框架靠近编织面的端面上移动,以令各储纱器所携带的纱线相互编织, 在编织面处形成三维编织物。
进一步,所述框架位于靠近编织面一端设有支撑板,用于支撑储纱器,支撑板与编织站 的轴线相垂直设置,储纱器搁置在支撑板的靠近编织面一端。
进一步,所述各编织站的靠近编织面一端设有轨道盘,轨道盘与编织站同轴设置,支撑 板上设有与轨道盘数量相等的圆形镂空部,轨道盘搁置在镂空部内,镂空部的直径大于轨道 盘的直径,以形成环形轨道,储纱器在环形轨道内、绕着轨道盘的外周移动。
优选的,轨道盘呈圆饼状,并与镂空部同轴设置,轨道盘与支撑盘平齐设置。
进一步,相邻镂空部相交设置,以形成相邻编织站的共享巢,储纱器通过共享巢移动到 相邻环形轨道上、绕着相邻编织站的轨道盘周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储纱器包括底座盘柱和底座,底座和底座盘柱均沿着编织站的轴向延伸, 底座盘柱设置在储纱器的远离编织面一端,底座设置在储纱器的靠近编织面一端,底座盘柱 与底座相固定设置;底座搁置在支撑板上,底座盘柱穿过环形轨道伸入框架内,编织站夹持 底座盘柱、并周向旋转,以带动储纱器在环形轨道内、绕着轨道盘的外周移动。
优选的,储纱器还包括储纱管、将纱线从储纱管传递至编织面的纱线传递单元、调节纱 线传递过程中纱线张力的张力调节单元,以令纱线在张力作用下进行退绕。
进一步,所述编织站包括夹子段,夹子段设置在轨道盘的远离编织面一侧、并可绕着编 织站的轴线周向旋转,夹子段上设有夹子,夹子夹持底座盘座,以带动储纱器在环形轨道内、 绕着轨道盘的外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306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