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控弯管机弹性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27052.1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8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吴善普;吴善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王亚军;闫飞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 弯管 弹性 夹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弯管机弹性夹持装置,属于数控弯管机领域。它包括旋转杆和用于驱动旋转杆转动的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转角箱体和后轴承盖;所述后轴承盖安装在转角箱体的后端,旋转杆的后端从转角箱体的前端穿入,延伸至后轴承盖内;所述转角箱体内并排设置一组套装在旋转杆上的前径向轴承和前轴向轴承,后轴承盖内也并排设置一组套装在旋转杆上的后径向轴承和后轴向轴承;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转角箱体上,并传动连接旋转杆。本发明通过优化旋转杆的旋转支撑结构,保证旋转杆与弹性夹头的轴线同轴,以及旋转的稳定性,保证弯管机长久使用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弯管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控弯管机弹性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弯管机大致可以分为数控弯管机、液压弯管机等。液压弯管机主要用于电力施工、公铁路建设、锅炉、桥梁、船舶、家俱,装潢等方面的管道铺设及修造,具有功能多、结构合理、操作简单、移动方便、安装快速等优点。数控弯管机,可对管材在冷态下进行一个弯曲半径(单模)或两个弯曲半径(双模)的缠绕式弯曲,广泛使用于汽车、空调等行业的各种管件和线材的弯曲。
一般弯管机夹紧管件的原理是通过锥套与弹性夹头的锥面配合实现,且为了能够弯出三维管件,弹性夹头夹紧管件前提下,可带动管件沿绕其轴线旋转。例如,本申请人最早申请的专利号为:201310659419.3,公开日为:2014年2月19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数控弯管机中的三维立体转角夹管的内推式夹持装置,其包括弹性夹头、顶端固定套、外固定套、液压外缸、轴承、内推套、液压内缸、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所述的顶端固定套、外固定套、液压外缸、轴承、弹性夹头、内推套、液压内缸、第一液压腔和第二液压腔都是回转对称结构,有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线,内部共同形成一个夹持内腔。该方案就是通过内推套和弹性夹头的锥面配合,并沿轴向移动使弹性夹头的夹持半径扩大或缩小夹持管件,且它还易于控制夹紧力,对管材无伤害,确保在夹紧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内推套的移动以及弹性夹头的收缩,避免移动不均匀导致损伤工件和发生滑动。
然而,申请人在实际使用中发现上述方案还存在以下缺陷:弹性夹头依靠内推套左端内侧斜面压紧在固定套上,一旦内推套松开,弹性夹头处于自由状态,其轴心容易产生偏移,不利于管材安装时对心,增加了管材安装难度;弹性夹头为一体结构,不容易更换,一种弹性夹头只能对应夹持一种规格管材,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内推套内壁结构台阶多,进入油、灰等异物后不容易清理,增加了维护成本;夹持装置在旋转过程中油缸同步旋转,对旋转油封技术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漏油,设备使用寿命短。
针对以上方案存在的缺陷,申请不断研发摸索,持续进行改进,最终研发出了一种新型的管件夹持结构,并于2016年05月16日申请了名称为:一种数控弯管机用改进型内推式夹持装置的发明专利,且获得授权。该装置包括弹性夹头、油缸以及连接弹性夹头和油缸的部件,所述的连接弹性夹头和油缸的部件包括推夹套和旋转杆;所述的油缸包括缸体和设置在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的推夹套设置在活塞杆伸出端,所述的推夹套与活塞杆轴向相对固定,绕轴线可相对旋转;所述的旋转杆设置在活塞杆内,旋转杆与推夹套通过可同步旋转且可相对轴向移动的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的弹性夹头设置在旋转杆的一端。此内推式夹持装置不仅整体结构相比前述方案得到简化,而且有效改善油缸旋转密封不佳而漏油的问题,从而提高了夹持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但利弊总是相互交织,经过一年多的实际使用,发现其又存在其它问题,即此方案的夹持结构需要旋转杆非常长,需要保证同时满足夹持时轴向移动和圆周转动的动作需求,而旋转杆的一端连接弹性夹头,另一端连接旋转动力机构,一般采用电机作为动力原件,旋转动力机构驱动较长的旋转杆转动会造成在弹性夹头端的抖动,长时间使用会使得旋转杆和弹性夹头的连接会松动,影响加工精度,且较长的旋转杆也很难保证其轴线与弹性夹头轴线同轴,长时间工作会造成弹性夹头与内锥套的不均匀磨损,也影响精度。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德系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7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扁钢支架折弯机
- 下一篇:弯管机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