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23104.8 | 申请日: | 2018-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林;林大力;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F01L1/25;F02D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气门 间隙 新型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该气门挺柱机构包括挺柱壳体、活塞、活塞弹簧、活塞杆、气门弹簧及气门体,气门体设置在挺柱壳体正下方,活塞设置在活塞杆底端,并位于挺柱壳体的内腔中,活塞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下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挺柱壳体内腔底表面上,挺柱壳体的内部靠近底部设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控制其通断电,挺柱壳体的内腔中还装有磁流变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消除了油道结构,实现了机构的柔刚性切换,通过机构的刚性实现了配气定时控制,通过机构的柔性消除了气门间隙,减小了对气门顶部的冲击,保证了正常的配气相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配气机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门挺柱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
背景技术
气门挺柱是发动机配气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其作用就是将凸轮的推力传递给推杆或气门,并承受凸轮轴旋转时所施加的侧向力。目前,在发动机配气系统的结构设计中,通常会在气门与挺柱之间留有0.1~0.3mm的间隙,即气门间隙。然而,在现有发动机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温度影响而产生的热胀冷缩以及传递运动的凸轮与挺杆之间的摩擦作用,发动机配气机构中的气门间隙会发生变化,当气门间隙过大时,进、排气门开启会迟后,缩短进、排气时间,降低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会使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当气门间隙过小时,发动机工作后,零件受热膨胀,将气门推开,造成气门关闭不严,发生漏气,功率下降,并会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会导致气门撞击活塞。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办法就是经常性地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而调整气门间隙不仅过程繁琐,而且技术要求较高,这样会给发动机带来高的故障率,维修不方便,工作效率低等不利影响。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简称MR流体)属可控流体,是现今智能材料中研究较为活跃的一支。磁流变液是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性液体混合而成的悬浮体。这种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粘度的牛顿流体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则呈现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宾汉流体特性。目前,将磁流变液应用到发动机的气门挺柱机构中以解决上述气门间隙技术缺陷问题未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电磁线圈断电或通电,通过磁流变液密闭腔、活塞及活塞弹簧实现挺柱长度的调节,以消除气门间隙,并能刚性驱动气门定时开启或关闭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该气门挺柱机构包括挺柱壳体、活塞、活 塞弹簧、活塞杆、气门弹簧及气门体,所述的气门体设置在挺柱壳体的正下方,所述的活塞 设置在活塞杆底端,并位于挺柱壳体的内腔中,所述的气门弹簧的底部固定在气缸盖上,顶部设有气门弹簧座,该气门弹簧座通过锁夹与气门体相连接,所述的活塞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活塞下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挺柱壳体内腔底表面上,所述的挺柱壳体内腔靠近底部设有电磁线圈,该电磁线圈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控制其通断电,所述的挺柱壳体的内腔中还装有磁流变液。
所述的磁流变液占挺柱壳体内腔体积的1/2~2/3。
所述的活塞表面均匀设有2~10个通孔。
所述气门弹簧的刚度大于活塞弹簧的刚度。
发动机在冷态条件下进行压缩或做功行程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线圈断电,磁流变液呈现牛顿流体特性,在活塞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挺柱壳体内腔中活塞上方的磁流变液经过通孔流入挺柱壳体内腔下部,挺柱壳体向下移动并与气门体尾部接触,实现自动消除气门间隙的功能;在进气或排气冲程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场,磁流变液在磁场的作用下呈现宾汉流体特性,自身具有刚性,并进行驱动力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31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