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23104.8 | 申请日: | 2018-1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9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林;林大力;刘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L1/14 | 分类号: | F01L1/14;F01L1/25;F02D4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4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气门 间隙 新型 机构 | ||
1.一种消除气门间隙的新型气门挺柱机构,该气门挺柱机构包括挺柱壳体(11)、活塞(3)、活塞弹簧(12)、活塞杆(2)、气门弹簧(7)及气门体(9),所述的气门体(9)设置在挺柱壳体(11)的正下方,所述的活塞(3)设置在活塞杆(2)底端,并位于挺柱壳体(11)的内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门弹簧(7)的底部固定在气缸盖(8)上,顶部设有气门弹簧座(6),该气门弹簧座(6)通过锁夹(10)与气门体(9)相连接,所述的活塞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活塞(3)下表面上,另一端固定在挺柱壳体(11)内腔底表面上,所述的挺柱壳体(11)内腔靠近底部设有电磁线圈(4),该电磁线圈(4)由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控制其通断电,所述的挺柱壳体(11)的内腔中还装有磁流变液(5);
其中,所述的磁流变液(5)占挺柱壳体(11)内腔体积的1/2~2/3;
所述的活塞(3)表面均匀设有2~10个通孔;
所述气门弹簧的刚度大于活塞弹簧的刚度;
发动机在冷态条件下进行压缩或做功行程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线圈(4)断电,磁流变液(5)呈现牛顿流体特性,在活塞弹簧(12)回复力的作用下,挺柱壳体(11)内腔中活塞(3)上方的磁流变液(5)经过通孔流入挺柱壳体(11)内腔下部,挺柱壳体(11)向下移动并与气门体(9)尾部接触,消除气门间隙;在进气或排气冲程时,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电磁线圈(4)通电,产生磁场,磁流变液(5)在磁场的作用下呈现宾汉流体特性,自身具有刚性,并进行驱动力的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310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