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增强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19516.4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6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郭达;滕颖蕾;魏翼飞;宋梅;李俊杰;马腾滕;郭耀华;鲍捷;康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458;G06F16/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1008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增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增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不同标签下多维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数据;对特征数据进行特征分析,获取特征数据中特征维与标签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相关系数用于反映特征维和标签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关系数的大小,将预设数量的特征维作为主特征维,其余特征维为非主特征维;对非主特征维数据进行加权融合处理或加噪声处理,结合主特征维数据生成增强数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增强方法及装置,运用于多维特征数据的数据增强中,能够在保持原有数据主要特征不变的前提下,对非主要特征进行加权计算以达到增强数据的效果,能够在处理小样本数据集时,提高准确率和泛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运维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增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存储能力的提升和复杂算法的发展,近年来的数据量成指数型增长,来自网络、智能手机、传感器、相机以及其他途径的数据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各大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来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用户的需求及喜好等问题,改变了现有的商业模式。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数据的来源问题往往是阻碍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旦缺乏足够量的数据集,会对研究结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研究者自发采集数据的情况下,数据量往往难以达到研究者期望的水平。此时,数据增强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数据增强方法大多是应用在图像领域,主要是为了较少网络的过拟合现象,通过对数据进行变换可以得到泛化能力更强的网络,更好的适应应用场景。在图像领域中,现有的较为常用的数据增强方法有以下几种:
旋转/反射变换:随机旋转图像一定角度;改变图像内容的朝向。
翻转变换:沿着水平或者垂直方向翻转图像。
缩放变换: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者缩小图像。
平移变换:在图像平面上对图像以一定方式进行平移。
尺度变换:对图像按照指定的尺度因子,进行放大或缩小;或参照SIFT特征提取思想,利用指定的尺度因子对图像滤波构造尺度空间,改变图像内容的大小或模糊程度。
对比度变换:在图像的HSV颜色空间,改变饱和度S和亮度V分量,保持色调H不变。对每个像素的S和V分量进行指数运算,增加光照变化。
噪声扰动:对图像的每个像素RGB进行随机扰动,常用的噪声是高斯噪声。
颜色变化:在图像通道上添加随机扰动。
随机剪切:采用随机图像差值方法,对图像进行裁剪、缩放。
而对于多维特征数据,现有的数据增强方法较为稀少,且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进行数据增强的过程中,由于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换,可能会对数据的特征进行破坏,使得神经网络难以提取到准确的特征,从而降低识别的准确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数据增强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增强方法,包括:
对不同标签下多维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对所述特征数据进行特征分析,获取所述特征数据中特征维与标签之间的相关系数,其中所述相关系数用于反映特征维和所述标签之间的关系;
根据所述相关系数的大小,将预设数量的特征维作为主特征维,其余特征维为非主特征维;
对非主特征维数据进行加权融合处理或加噪声处理,结合主特征维数据生成增强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增强装置,包括: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不同标签下多维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特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9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