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火加工行星齿轮的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08648.7 | 申请日: | 2018-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2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春;余小波;付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腾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C21D9/32;C21D1/18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 地址: | 653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加工 行星 齿轮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行星轮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淬火加工行星齿轮的工艺,经过粗加工矩形、淬火、精加工准备,精加工处理,精加工装夹校正,工件坐标系的建立等工序,使用专用垫块将行星齿轮放平在工作台上,使用百分表将零件水平和垂直校正在图纸范围内,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使用寻边器找到主孔圆心位置并建立加工主坐标系,根据主孔圆心位置,使用寻边器找到小孔的圆心位置,并建立小孔坐标系,确定坐标系后进行主孔和小孔一次定位精加工。能够实现中心孔与端面精加工孔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全部孔加工完成,各孔的位置度及中心距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行星轮加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淬火加工行星齿轮的工艺。
背景技术
行星轮的规格多种多样,现有加工企业的加工方法为行星齿轮架齿轮的两个端面平磨后,再磨内孔,之后校正内孔再铣端面上的孔。这种加工方法容易产生废品,产品的一致性较差,且内孔校正靠人工完成,一件与另一件之间误差较大;由于这个零件相对较复杂,加工周期较长,出现废品重新补料加工对交货期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淬火加工行星齿轮的工艺,能够实现中心孔与端面精加工孔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全部孔加工完成,各孔的位置度及中心距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淬火加工行星齿轮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粗加工矩形:将行星齿轮装夹在加工中心中,铣出6个矩形;
S2、淬火:在粗加工完成后,取下工件进行淬火处理;
S3、精加工准备:将淬火后的行星齿轮进行磨平处理,行星齿轮两端面磨平至图纸要求;
S4、精加工处理:使用油石打磨机械工作台和行星齿轮;
S5、精加工装夹校正:使用专用垫块将行星齿轮放平在工作台上,使用百分表将零件水平和垂直校正在图纸范围内;
S6、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使用寻边器找到主孔圆心位置并建立加工主坐标系,根据主孔圆心位置,使用寻边器找到小孔的圆心位置,并建立小孔坐标系;
S7:精加工:确定坐标系后进行主孔和小孔一次定位精加工。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5精加工装夹校正中垫铁上需要加入铜皮,并用压铁压在垫铁位置。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6工件坐标系的建立中,利用小孔坐标系参数减去主孔坐标系参数,算出三个小孔的夹角,将实际坐标系与计算机图形重合比对调整。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7精加工前用相对应的刀具去进行少量试加工。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7精加工中刀具转速为800-1000转每分钟,进给量为0.05-0.08mm。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2淬火步骤中进行两次以上淬火。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1粗加工矩形中,刀具转速为1000-1200转每分钟,进给量为0.1-0.2mm。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3精加工准备中,磨平端面留有精加工余量。
进一步,所述在步骤S5精加工装夹校正中,夹具从上部压住星齿轮端面边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实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能够实现中心孔与端面精加工孔在加工中心上一次装夹全部孔加工完成,提高加工精度,节约加工时间。
2.所述在步骤S5精加工装夹校正中垫铁上需要加入铜皮,并用压铁压在垫铁位置,能够实现进行水平细微调整,使校正工件放置的水平度达到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腾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腾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86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