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406727.4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汤素芳;庞生洋;胡成龙;王石军;李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80 | 分类号: | C04B35/80;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温陶瓷 复合材料 制备 碳化硅基 种碳纤维 抗氧化 碳纤维 复合材料技术 抗氧化性能 承力骨架 复合工艺 力学性能 超高温 功能区 界面层 耐高温 耐烧蚀 热解碳 碳化硅 承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根据碳纤维、热解碳(PyC)、碳化硅(SiC)、超高温陶瓷(UHTC)各组元的特点将它们组合成四个功能区,即:碳纤维承力骨架区、PyC界面层区、PyC‑SiC承力~抗氧化区、超高温抗氧化耐烧蚀区,采用CVI‑PIP‑CVD复合工艺制备出一种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高温抗氧化性能的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速飞行器再入过程中要承受超高温(≥1600℃)、高热流、机械应力和热载荷等作用,因此要求防热材料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抗热震和抗烧蚀性能。目前,C/C复合材料在高温无氧环境下具有优异的力学和热学性能,但在有氧条件下超过450℃即开始发生氧化;在此基础上发展了C/(C~)SiC复合材料,显著提高了其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而当温度进一步提高到1650℃以上时,SiC的活性氧化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超高温陶瓷(Ultra~high~temperature ceramic,UHTC)熔点一般在3000℃以上,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大量研究表明,UHTC的引入可大大提高C/C和C/SiC材料的抗氧化、抗烧蚀性能,从而实现超高温零烧蚀。然而,目前制备的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大多是以单一的C或SiC为基体,其力学性能相对较低,密度相对较高,难以同时满足低密度、高力学性能、长时抗氧化和抗烧蚀等需求。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材料结构设计理念以实现上述的要求,并且提供了一种实现材料的短周期、低成本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复合基体,同时满足低密度、高力学性能、长时抗氧化和抗烧蚀等需求,制备方法周期短,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由碳纤维承力骨架区、界面层区、综合性能调节区(PyC-SiC功能层)和抗氧化耐烧蚀区组成,其中:
碳纤维承力骨架区:是以碳纤维为原材料,采用针刺、编织等方法制备成的碳纤维预制体;
界面层区:采用PyC作为界面层并包裹在碳纤维周围,界面层起到裂纹偏转的作用,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综合性能调节区:所述综合性能调节区为PyC-SiC功能层,是由热解碳基体和碳化硅基体组成,所述热解碳基体和碳化硅基体依次包覆在界面层上;所述PyC-SiC功能层能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通过改变其中热解碳基体(PyC基体)与碳化硅基体(SiC基体)的组成配比,可制备出多种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
抗氧化耐烧蚀区:由超高温陶瓷(ZrC、ZrB2、HfC)和SiC涂层组成,其中:超高温陶瓷覆盖在综合性能调节区中的碳化硅基体上,并在材料外表面沉积SiC涂层。
所述碳纤维预制体厚度为1~20mm,界面层厚度为0.1~3μm,所述超高温陶瓷(UHTC)为ZrC、ZrB2和HfC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碳纤维增强(碳-)碳化硅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气相渗(CVI)、前驱体浸渍裂解(PIP)和化学气相沉积(CVD)复合工艺实现材料的制备,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碳纤维预制体置于沉积炉中,以C3H8为碳源,Ar或N2为稀释气和保护气,采用CVI工艺,沉积PyC界面层,通过沉积时间控制界面层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6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