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电采暖优化运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404585.8 | 申请日: | 2018-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834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潇桐;孙峰;吴志琪;丁屹峰;齐全;杨烁;付尧;穆永强;巩晓伟;张楠;张佳斌;王征;李明珠;王志伟;赵清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5/02 | 分类号: | G05B15/02;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辽宁沈阳国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0 | 代理人: | 何学军;侯景明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家居 采暖 优化 运行 控制系统 | ||
1.一种基于智能家居的电采暖优化运行控制系统,其特征是:通过智能手机APP设定电采暖设备运行方式,包括:电网调度系统,电采暖APP服务器,电采暖计划,温湿度情况,APP用户终端,温湿度传感器,电采暖设备,通信总线,电采暖设备控制命令以及预计电采暖用电量;
所述电采暖APP服务器是该优化运行控制系统的核心机构,与通信总线进行通信,获取下属所有用户通过APP用户终端制定的电采暖计划和温湿度传感器上报的温湿度情况,根据以上获取的信息向电采暖设备发布电采暖设备控制命令,实现电采暖设备的智能控制;并对所获取的电采暖计划进行汇总,预测出预计电采暖用电量发送给电网调度系统,帮助调度更好地制定发电计划;
APP用户终端包括:传统控制模式或自动控制模式,其中传统控制模式手动控制电采暖设备的启停与功率;自动控制模式可设置相应时间段的需求温度生成电采暖计划,由电采暖APP服务器结合温湿度情况下发电采暖设备控制命令对电采暖设备进行智能控制;APP用户终端具备电采暖装置选择、控制方式选择、参数设定、手动控制、自动控制方式设定功能;
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电采暖设备配套使用,检测其对应电采暖设备附近的温湿度情况,通过通信总线上报给电采暖APP服务器;
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是:
假设当前时间为周一上午10点,用户通过APP用户终端制定各时间段的电采暖计划;电采暖APP服务器根据电采暖计划得到此时用户A设定的预期采暖温度为20℃,用户N设定的预期采暖温度为23℃;此时用户A的温湿度传感器测得温度为23℃,用户N的温湿度传感器测得温度为24℃,并将测得的温湿度情况上报给电采暖APP服务器;电采暖APP服务器对接收的电采暖计划和温湿度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电采暖设备控制命令对电采暖设备进行控制,命令用户A电采暖设备关闭、用户N电采暖设备开启;
电采暖APP服务器对接收的电采暖计划进行汇总分析,生成预计电采暖用电量发送给电网调度系统,帮助调度更好地进行负荷预测;
所述智能手机APP具备:
第一、电采暖装置选择及参数设定;
电采暖装置选择可以选择电采暖所在区域,随后对该区域采暖面积进行设定,并可以对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模式进行切换;
第二、手动控制;
手动控制模式可设置需求温度,电采暖装置始终运行在该设定温度下;
第三、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模式可按照时间段制定多个控制计划,在不同时间点自动切换设定温度;
所述电采暖设备,其加热功率在理想状态下的计算公式如下:
(1)系统启动时所需要的功率:
(2)系统运行时所需要的功率:
(3)加热系统管道散热量:
(4)加热系统平面散热量:
Q=ΔT×λ×δ×S;
上述式(1)-式(4)中符号含义如下:
P功率:kW;
m1介质重量:kg;
c1介质比热:kcal/kg℃;
m2容器重量:kg;
c2介质比热:kcal/kg℃;
m3每小时增加的介质重量:kg/h;
c3介质比热:kcal/kg℃;
h加热时间:h;
Q散热量:管道W/m;平面W/m2;
λ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δ保温材料厚度:mm;
d管道外径:mm;
L管道长度:m;
S系统的散热面积:m2
ΔT介质与环境温度之差:℃;
所述电采暖APP的服务器接收用户上报的电采暖计划,通过计算得到需要的功率并进行汇总,上报给电网调度系统,帮助调度更加准确地进行负荷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458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