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8920.8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可娜;王山;张晓娟;何泳;李静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9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轮 电传 前轮 操纵 系统 精度 工程 计算方法 | ||
1.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齿轮的中心距偏差计算得到齿轮重合度,由齿轮重合度误差可计算得到齿轮位置误差的均值和方差;根据位置误差的均值和方差,按实际齿轮啮合齿对生成相同齿对的随机数,从中找寻误差最大的一组齿对,并经过迭代,找到误差最大的一对齿,得到由中心距误差得到的位置误差最大值;同时叠加上侧隙带来的误差,即可得到总位置误差,进行转化得到角度误差值;
根据公式(1)-公式(5)计算中心距偏差带来的重合度偏差:
a=m×(z1+z2) (5)
式中:
αa1、αa2分别为两齿轮齿顶圆处渐开线展角;
r1、r2为两齿轮基圆半径;
ra1、ra2为两齿轮齿顶圆半径;
α'为中心距变动后的啮合角;
a为标准中心距离;a′为变动后的中心距;
εa为中心距变动后的重合度;
m为起落架齿轮模数;
z1、z2分别为两齿轮输出齿轮的齿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计算一级齿轮减速带来的角度误差,然后分别计算不同级齿轮的角度误差并按传动比进行叠加,最终得到整个减速机构的角度误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首先计算输出级齿轮的中心距偏差,
步骤S2:计算步骤S1中的中心距偏差带来的重合度偏差;
步骤S3:计算位置误差的均值和方差;
步骤S4:根据步骤S3中计算的误差的均值和方差以及实际参与啮合的输出级齿轮齿对数生成随机数;并两两组合找寻误差最大的一对齿轮,多次迭代,选取误差最大的一对齿;
步骤S5:查齿轮手册找到所选取齿轮精度等级下的齿轮侧隙,将侧隙叠加到步骤S4的误差中得到这一级传动总位置误差;从而计算这一级传动的角度误差;
步骤S6:将不同级传动带来的角度误差传递到起落架上叠加得到整个减速机构的角度误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依据实际尺寸,画出前轮操纵机电作动器与前起落架配合中的尺寸链,从而计算得到输出级齿轮的中心距偏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6)-公式(11)计算位置误差的均值和方差:
E(fpb)=0 (8)
式中:
E(ff)、D(ff)分别为齿形误差引起的位置误差均值和方差;
E(fpb)、D(fpb)分别为基节偏差所产生的齿轮固有位置误差的均值和方差;
E(Ef)、D(Ef)分别为齿形误差、基节偏差组合成的齿轮短周期误差均值和方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角度误差的公式如下:
式中:
alphaw为位置误差带来的角度误差;
s为总位置误差;
m为起落架齿轮模数;
z为起落架齿轮输出齿轮的齿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式电传前轮操纵系统精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减速机构的角度误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alpha=i1/u2/u3/u4+i2/u3/u4+i3/u4+i4 (13)
式中:
alpha为传递到起落架上的角度误差;
i1为第一级减速的角度误差;
i2为第二级减速的角度误差;
u2为传动比;
i3为第三级减速的角度误差;
u3为传动比;
i4为输出级的角度误差;
u4为传动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92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