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便民生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8379.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邹超英;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7/00 | 分类号: | E04F17/00;E04F17/10;E04D13/18;E03B11/12;A62B1/20;A62C35/5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服务管道 中高层建筑 输送滑道 生活服务系统 逃生装置 楼体 防护 方向设置 方向移动 高效安全 快速逃生 内壁表面 内部侧壁 物品输送 组件包括 传送管 低成本 逃生口 侧壁 延伸 楼层 转运 收发 贯穿 外部 配合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便民生活方法,包括贯穿连接楼体中各楼层的逃生服务管道,逃生服务管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逃生组件,所述逃生组件包括沿逃生服务管道延伸方向设置在逃生服务管道内壁表面的输送滑道Ⅰ和配合设在输送滑道Ⅰ上且可沿输送滑道Ⅰ延伸方向移动的防护逃生装置,所述逃生服务管道在防护逃生装置旁边的侧壁上开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服务管道内在逃生组件旁边设有物品输送组件,所述逃生服务管道从楼体底部引出后通过传送管连接至外部的物品收发空间。本发明在保证安全性、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利于中高层建筑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快速逃生,且能够方便物品高效安全转运,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活服务系统,具体是一种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便民生活方法,属于建筑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新修建建筑高度的普遍增加,建筑高层及中高层由于其离地过高,一旦发生地震或火灾等紧急情况时无法使用电梯逃生且走楼梯过于耗时,因而高层紧急逃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消防云梯,然而消防云梯的高度有限且承载人数有限,自备缓降器等措施难以普及并且不安全,因此,如何实现高层的安全快速逃生需要更进一步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现代生活的发展使得人们对生活服务方面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大部分社区在快递、废旧物品回收等方面还未形成便捷化的系统,而快递派送和废旧物品的回收很浪费人力和时间,且物品在派送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信息泄露或货物丢失的情况,废弃物回收过程中也容易意外洒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如何方便物品的高效转运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保证安全性、低成本的同时能够利于中高层建筑中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快速逃生、减少人员伤亡,且能够方便物品高效转运、节省人力和时间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便民生活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连接楼体中各楼层的逃生服务管道,逃生服务管道的内部侧壁上设有逃生组件,所述逃生组件包括沿逃生服务管道延伸方向设置在逃生服务管道内壁表面的输送滑道Ⅰ和配合设在输送滑道Ⅰ上且可沿输送滑道Ⅰ延伸方向移动的防护逃生装置,所述防护逃生装置包括一临时立人踏板和设在临时立人踏板上方的可穿戴防护部件,所述可穿戴防护部件通过快速连接件固定在输送滑道Ⅰ上,所述逃生服务管道在防护逃生装置旁边的侧壁上开设有逃生口;
所述逃生服务管道内在逃生组件旁边设有物品输送组件,所述物品输送组件包括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配合设在一输送滑道Ⅱ上且可沿输送滑道Ⅱ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输送滑道Ⅱ沿逃生服务管道延伸方向设置在逃生服务管道内壁表面;
所述逃生服务管道从楼体底部引出后通过传送管连接至外部的物品收发空间,所述传送管内设有传输带。
为保证逃生服务管道的安全性,逃生服务管道表面包裹防火隔热层,且逃生服务管道的管壁内埋设冷凝降温管,所述楼体顶部设置屋顶集水系统,所述屋顶集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的入口设有过滤器,所述储水容器的出口连接至冷凝降温管。当发生火灾时,打开储水容器的开关,储水容器中净化后的水可直接输注入冷凝降温管用于对逃生服务管道降温,避免其中温度过高发生危险。
进一步的,储水容器还包括第二个出口,所述第二个出口通过水泵连接至楼体的落水管,所述落水管上设有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楼体顶部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净化后的水泵出后输入落水管中可直接利用楼层高差落水发电,由落水带动转轮,将势能转为机械能,从而发电,电能直接储存在太阳能电池板中,用于楼体内公共区域的供电。除此之外,也可将储水容器中的水输注至逃生服务管道中用于对其内壁进行清洗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