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便民生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8379.0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邹超英;周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F17/00 | 分类号: | E04F17/00;E04F17/10;E04D13/18;E03B11/12;A62B1/20;A62C35/58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 服务管道 中高层建筑 输送滑道 生活服务系统 逃生装置 楼体 防护 方向设置 方向移动 高效安全 快速逃生 内壁表面 内部侧壁 物品输送 组件包括 传送管 低成本 逃生口 侧壁 延伸 楼层 转运 收发 贯穿 外部 配合 保证 | ||
1.一种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贯穿连接楼体(1)中各楼层的逃生服务管道(2),逃生服务管道(2)的内部侧壁上设有逃生组件,所述逃生组件包括沿逃生服务管道(2)延伸方向设置在逃生服务管道(2)内壁表面的输送滑道Ⅰ(7)和配合设在输送滑道Ⅰ(7)上且可沿输送滑道Ⅰ(7)延伸方向移动的防护逃生装置,所述防护逃生装置包括一临时立人踏板和设在临时立人踏板上方的可穿戴防护部件,所述可穿戴防护部件通过快速连接件(8)固定在输送滑道Ⅰ(7)上,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在防护逃生装置旁边的侧壁上开设有逃生口;
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内在逃生组件旁边设有物品输送组件,所述物品输送组件包括容置腔体(9),所述容置腔体(9)配合设在一输送滑道Ⅱ(10)上且可沿输送滑道Ⅱ(10)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输送滑道Ⅱ(10)沿逃生服务管道(2)延伸方向设置在逃生服务管道(2)内壁表面;
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从楼体(1)底部引出后通过传送管(6)连接至外部的物品收发空间(20),所述传送管(6)内设有传输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表面包裹防火隔热层(12),且逃生服务管道(2)的管壁内埋设冷凝降温管(11),所述楼体(1)顶部设置屋顶集水系统,所述屋顶集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13),所述储水容器(13)的入口设有过滤器,所述储水容器(13)的出口连接至冷凝降温管(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储水容器(13)还包括第二个出口,所述第二个出口通过水泵连接至楼体(1)的落水管(14),所述落水管(14)上设有发电机,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至楼体(1)顶部设置的一太阳能电池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楼体(1)的各层楼板中设有污水收集管道,所述污水收集管道通过水泵连接至墙体内设置的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污水处理装置的出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储水容器(13)或楼体(1)中水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滑道Ⅰ(7)、输送滑道Ⅱ(10)为传动链,所述传动链套在分别设在楼体(1)的楼顶和楼底的两个链轮上,且传动链由链轮驱动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层楼板中皆设有灭火消防装置(3),所述灭火消防装置(3)包括设在楼板下表面的喷洒装置(5),所述喷洒装置(5)与设在楼板内的多个储存管道(4)连接,各个储存管道(4)中装有不同种类的消防材料,所述楼板下表面分布设有图形图像探测器,所述图形图像探测器、储存管道(4)的开关、喷洒装置(5)的开关分别与外部控制室中的中央控制台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并列设有多条,包括设在公共区域的公共管道和连接多层住户的私人管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旁边与其平行设有垃圾废弃管道,所述垃圾废弃管道与逃生服务管道(2)之间设有可折叠隔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服务管道(2)从楼体(1)底部引出后通过分支管路延伸至地下,与城市地下管廊建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防护部件为防护衣或束缚带;所述临时立人踏板通过扭力弹簧与输送滑道Ⅰ(7)连接,且可收于输送滑道Ⅰ(7)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高层建筑逃生与生活服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逃生装置设有多个,各个防护逃生装置分别对应各个楼层设在输送滑道Ⅰ(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83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