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小板膜包裹载药多孔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97922.5 申请日: 2018-11-22
公开(公告)号: CN109432048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9
发明(设计)人: 朱利民;王海军;谢晓田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华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51 分类号: A61K9/51;A61K47/34;A61K47/36;A61K47/46;A61K31/585;A61P35/00
代理公司: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代理人: 黄志达;魏峯
地址: 201620 上海市***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小板 包裹 多孔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血小板膜包裹载药多孔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颗粒是通过壳寡糖CS修饰PLGA后载蟾毒灵Bufalin,然后被血小板膜包裹得到。制备方法包括:壳寡糖修饰的PLGA制备,CS‑pPLGA/Bu NPs制备,血小板膜碎片制备,PLTM‑CS‑pPLGA/Bu NPs制备。该方法使用CS修饰PLGA,制备了表面带正电荷的纳米颗粒,有利于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式吸附带负电荷的血小板膜,提高其稳定性;制备的血小板膜仿生包衣的多孔纳米颗粒有望实现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和对癌细胞的主动靶向性,可以将化疗药物主动靶向输送至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有着很好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载药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小板膜包裹载药多孔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已被广泛应用于癌症化疗药物的递送。但是由于其降解时间过慢,疏水性过高和形成的纳米颗粒结构过于致密,因此PLGA运载的化疗药物被注射体内后,释放的药物往往不能达到有效杀死癌细胞的剂量。为了解决此问题,使用TPGS作为致孔剂制备了多孔的PLGA基纳米颗粒,提高了药物释放速率(Zhu H,Chen H,Zeng X,et al.Co-delivery of chemotherapeuticdrugs with vitamin E TPGS by porous PLGA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chemotherapy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ce[J].Biomaterials,2014,35(7):2391-2400.)。此外,PLGA纳米颗粒虽然生物相容性良好,可以通过增强渗透于滞留效应(EPR效应)被动靶向聚集到肿瘤部分,但是不利于被癌细胞摄取,同时,PLGA不能完成替代机体存在的复杂的界面物质,因此无法避免地被机体认为是外来入侵者进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效应。

血小板作为血液中的哨兵,具有凝血、止血,修复破损血管的作用。CD47是血小板的膜蛋白,参与了包括凋亡、增殖、粘附和迁移等细胞进程。此外,CD47在调节免疫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免于巨噬细胞的吞噬。更重要的是,血小板膜上的P-选择素高表达,可以与癌细胞膜上的CD44受体特异性结合,提高了癌细胞对其的摄取。因此,通过血小板膜对有机聚合物纳米颗粒进行仿生包衣,有利于提高其生物相容性,降低免疫原性,同时实现对肿瘤主动的主动靶向作用(Hu Q,Sun W,Qian C,et al.Anticancer platelet-mimickingnanovehicles[J].Advanced Materials,2016,27(44):7043-7050)。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小板膜包裹载药多孔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基于PLGA纳米颗粒释药率低以及被动靶向和引起的免疫效应的缺陷。

本发明所使用的材料都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不仅解决了基于PLGA纳米颗粒降解过慢导致释药率低的问题,而且,由于血小板膜的伪装,避免了颗粒被网状内皮系统捕获,同时实现了对化疗药物主动靶向输送至肿瘤部位的效果,对靶向治疗癌症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

本发明首先将水溶性壳寡糖(CS)通过EDC键合的方法接到PLGA上,通过纳米沉淀的方法制备了载有化疗药物蟾毒灵(Bufalin)多孔CS-pPLGA纳米颗粒。随后经过超声、挤压处理将血小板膜包裹在纳米颗粒表面,不仅作为封口剂防止颗粒内在循环过程中药物突释,而且作仿生包衣和主动靶向剂,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捕获,进而主动进攻肿瘤细胞。

本发明的一种载药多孔纳米颗粒,通过水溶性壳寡糖CS修饰PLGA后载蟾毒灵Bufalin,然后被血小板膜包裹得到。

本发明的一种血小板膜包裹载药多孔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