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LDO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7496.5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3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勃;钱永学;王鑫;叶晓斌;孟浩;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ldo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适应LDO电路,包括:开环网络电路和闭环网络电路,其中,所述开环网络电路用于在负载电流低于第一预设值时运行;所述闭环网络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电流的大小,并在检测到所述负载电流增大到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开始运行。该自适应LDO电路,在空载时有极低的静态功耗,且能随时跟踪重载负载电流的变化,这样闭环网络能够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决定工作或者不工作,避免了额外的电路负载,降低了整体的功耗,而且电路运行从低负载到高负载是一个连贯的过程,瞬态响应良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LDO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类产品的不断发展进步,电源管理技术在各种电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无论哪种电子产品,都面临着一个问题,即如何高效的实现电源管理来延长使用寿命和提升性能,因此,这便对电源管理芯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芯片考虑到多种应用场景,一般采用多种运行模式,包括工作模式、待机模式等。
如图1所示,传统的结构是采用两种LDO(Low Dropout Regulator,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架构组合而成,为芯片在不同模式下分别供电。显然这种架构既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又由于在切换模式控制时,通过图1中的Mode进行模式切换,低负载情况下选择左侧的低负载路径,高负载情况下选择右侧的高负载路径,这个控制过程是一个离散的过程,对输出电压的瞬态特性影响较大,影响芯片的性能,而且功耗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设计在空载负载电流条件下消耗极低静态功耗,同时兼顾正常工作模式电路的复杂程度,提升芯片的性能,仍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适应LDO电路,在保证空载负载电流条件下消耗极低的静态功耗的基础上,同时兼顾正常工作模式电路的复杂程度,提升芯片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LDO电路,包括:开环网络电路和闭环网络电路,其中,
所述开环网络电路用于在负载电流低于第一预设值时运行;
所述闭环网络电路用于检测所述负载电流的大小,并在检测到所述负载电流增大到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开始运行。
优选的,所述开环网络电路包括:第一N型MOS管MN1、第二N型MOS管MN2、第一PNP型三极管PNP1和第一电阻R1;其中,
所述第一N型MOS管MN1的栅极和漏极同时与电流源IBIAS2以及所述第二N型MOS管MN2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一N型MOS管MN1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PNP1的发射极相连,所述第一PNP型三极管PNP1的基极和集电极接地;所述第二N型MOS管MN2的漏极与电源相连,所述第二N型MOS管MN2的源极通过并联的负载电阻Rload和负载电容Cload接地。
优选的,所述闭环网络电路包括:电流镜电路单元、检测电路单元以及第九N型MOS管MN9;
所述电流镜电路单元包括:第三N型MOS管MN3、第四N型MOS管MN4、第五N型MOS管MN5、第七N型MOS管MN7、第八N型MOS管MN8、第三P型MOS管MP3和第四P型MOS管MP4;
所述检测电路单元包括:第一P型MOS管MP1、第二P型MOS管MP2、所述第五N型MOS管MN5、第六N型MOS管MN6和所述第七N型MOS管MN7;
其中,所述第三N型MOS管MN3的栅极和漏极同时与电流源IBIAS1以及所述第四N型MOS管MN4的栅极、所述第五N型MOS管MN5的栅极相连,所述第三N型MOS管MN3的源级、所述第四N型MOS管MN4的源极和所述第五N型MOS管MN5的源极均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7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