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及搜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6485.5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戴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敬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G05D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高新区成舟远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6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搜救 智能设备 可见光通信 搜救系统 矿井 无线传输控制 无线通讯传输 光敏传感器 部件检测 接收设备 强度信息 无线通讯 信息传输 信息通过 准确度 远距离 搜索 救援 智能 检测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及搜救方法。这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及搜救方法通过光敏传感器不断检测智能设备周围环境的亮度,对智能设备周围环境中的光线强度信息值做出判断,能够使智能设备到达光线强的位置,让智能设备始终朝着光线最强的方向前进,最终找到出口;能够进行智能搜救,以缩短搜救时间并提高搜救准确度,采用无线通讯进行信息传输,将各部件检测到的信息通过无线通讯传输至搜救人员的接收设备,因此,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传输控制功能,能够代替人力在救援现场搜索幸存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人员搜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及搜救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上很多研究机构正试图研究能够代替人为操作的各种机器人,但这一构想被迅速应用到了灾难救援,目前为止已有很多救援机器人应用于抗震救灾工作中。救灾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新兴发展领域,属于危险作业机器人的一个分支,具有危险作业机器人的特点。在世界各地,由于自然灾害、恐怖活动和各种突发事故等原因,灾难经常发生。在灾难救援中,救援人员必须在非常短的时间用于在倒塌的废墟中寻找幸存者,否则发现幸存者的几率几乎为零。在这种紧急而危险的环境下,救灾机器人可以为救援人员提供帮助。
近来,机器人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机器人可由定位、导航及避障等技术,来了解自身的位置信息以及周遭的环境信息,并且可由影像识别技术,例如人脸追踪及人脸识别,来认知特定人员。然而,机器人搜救人员的方法还有大幅改善的空间。在目前技术中当机器人接收到指令要搜救特定人员时,往往只能进行地毯式的搜索,但这样不仅浪费时间与耗费电力,并且若是在紧急状况下接收到任务指令,机器人是无法及时实现任务,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机器人及其搜救人员的方法,能够进行智能搜救,以缩短搜救时间并提高搜救准确度,已成为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光敏传感器不断检测智能设备周围环境的亮度,让智能设备始终朝着光线最强的方向前进,最终找到一个最亮的位置,即出口的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及搜救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包括搜救智能设备和后台云服务器,所述搜救智能设备包含移动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移动模块设置在智能设备的底部,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移动模块移动,还包括:
控制模块,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用于处理智能设备程序和控制智能设备;
光敏识别模块,设置在智能设备顶部,用于检测光线强度,将光线强度信息值传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及识别人员及该人员的所在位置;
存储模块,用于储存记录表;
无线通信模块,对所述智能设备和所述后台云服务器进行网络配置,便于智能设备的联网;
处理模块,与所述光敏识别模块和所述存储模块信号连接,将该人员及该所在位置记录在该记录表,并在接收搜救指令后,依据该记录表所述识别模块自动搜救目标人员。
上述的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信息存储子模块,用于预设第一光线亮度绝对阈值N;
信息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光敏识别模块检测的光线强度信息值得出最大光线强度信息值M。
上述的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所述光敏识别模块实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值大于或等于第一光线亮度绝对阈值N,或者所述光敏识别模块实时检测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值大于或等于最大光线强度信息值M 的60%~70%。
上述的基于可见光通信的矿井搜救系统,所述移动模块包括探测障碍物和判定位置的探测装置。
一种矿井搜救系统的搜救方法,根据上述的矿井搜救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敬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敬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64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煤矿垮塌巷道的快速支护设备
- 下一篇:一种井下排矸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