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散成膜型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4893.7 | 申请日: | 2018-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9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曾军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35 | 分类号: | A23L33/135;A23L29/269;A23L29/206;A23L29/00;A23P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藻 保健食品 养胃 成膜 制备 纤维素纳米纤维 保健功效 肠道环境 肠道粘膜 混合压制 微粉硅胶 白芨胶 保护膜 交联剂 芦荟胶 悬浮液 自分散 肠道 缓释 急冷 润肠 微球 雾化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散成膜型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所述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螺旋藻胶、交联剂和芦荟胶混合后雾化,再急冷制成微球,最后与白芨胶粉、微粉硅胶混合压制而制得。本发明提供的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不仅在肠道养胃保健食品内具有缓释效果,而且可自分散成膜,在肠道粘膜处形成保护膜,实现长效调整肠道环境,达到润肠保健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散成膜型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日渐重视,广泛普及营养知识,进步全民营养素质,培养专业营养技术员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迫切需求。保健品的发展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保健食品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因此,保健品的发展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
螺旋藻是一种优质保健品,含有60-70%的蛋白质,同时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多种营养成份,因此,它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及降低血糖等多种功效,是一种逐渐被人们接受的天然保健品。
螺旋藻作为一种典型的碱性保健品,在维持肌体健康尤为重要。目前,把体质维持在弱碱性的状态就是远离疾病的第一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吃碱性食物。当我们吃大量的油炸、肉食,用脑过度、压力过大、体力透支的时候,体质就会出现酸化现象,对身体健康不利。螺旋藻是一种可食用的藻类,营养丰富,富含叶绿素,是不错的碱性健康食品。如在肠道溃疡时,螺旋藻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胃液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螺旋藻保健品的发展受到人们关注。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410608856.7公开了一种螺旋藻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制剂,该螺旋藻组合物包括螺旋藻和高取代羟丙纤维素;该发明提供的螺旋藻组合物及其制剂不易裂片,可彻底解决了高取代羟丙纤维素结团的问题,制得的螺旋藻保健品片剂成型率高,外观无白色斑点,产品质量符合要求;该发明提供的螺旋藻组合物及其制剂中原辅料相容性高,压片工艺对其有效成分含量影响小。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978648.0公开了一种苦荞灵芝螺旋藻营养片,该发明苦荞灵芝螺旋藻营养片由以下重量份的物质组成:螺旋藻80-90份、苦荞提取物3-8份、二氧化硅1-3份、纤维素1-2份、硬脂酸镁0.2-0.5份、灵芝破壁孢子粉3-8份,甘油1-3份、牛磺酸0.1-0.5份;该发明各种成分相辅相成,互相支持,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能够补充平衡营养,保护肝脏,对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辅助疗效。
为了提高螺旋藻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发挥螺旋藻调节肠道、润肠的持久功效,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螺旋藻保健食品,进而提高螺旋藻在肠道的缓释,并持久发挥功效。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螺旋藻在肠道停留时间短,保健效果发挥不明显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分散成膜型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及制备方法,从而提高了螺旋藻在肠道的停留时间,实现长效调节肠道并润肠保健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散成膜型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的制备方法,所述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是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螺旋藻胶、交联剂和芦荟胶混合后雾化,再急冷制成微球,最后与白芨胶粉、微粉硅胶混合压制而制得,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1)将纤维素纳米纤维悬浮液与螺旋藻胶复合,然后添加交联剂和芦荟胶,混合均匀送入超声波雾化器进行雾化处理,接着利用急冷工艺形成微球,最后冷冻干燥,制得到纳米纤维气凝胶网络螺旋藻的微球;
(2)将螺旋藻微球与白芨胶粉、微粉硅胶混合均匀后进行压制,即得分散成膜型螺旋藻养胃保健食品。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超声波雾化的超声波频率为1.8-2.2MHz,温度为5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4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