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公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2339.5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2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英;林蓝;董青婧;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3/04 | 分类号: | B60L13/04;B61K13/00;B61B1/00;E01B2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公交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公交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以下的隧道,铺设在隧道内的磁悬浮轨道,以及运行在磁悬浮轨道上的车体,所述车体为单厢结构,在隧道的上方且间隔一定距离设有隧道口,并在隧道口处设有地面站台,所述隧道内还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地面站台的下方,用于将车体提升至地面,使乘客在地面上下车,并在乘客上下车结束后,带动车体下移返回隧道中,使车体继续沿磁悬浮轨道运行。本发明隧道体积小,车体运行灵活,可以建设在建筑物密集区域,运行噪音低,并且车体可以上升至地面,使乘客在地面上下车,因此省略了地下站台的设置,降低了隧道的建设成本,也便于人们乘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占用空间小,可以实现地面上下车的地下公交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地下轨道交通,如地铁,其运行需要有较大的空间,站点相距远,而且为了避免列车运行对地面建筑造成的振动影响,列车一般运行在地下较深的位置,人们乘坐时需要经过较长的进站通道,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和残疾人而言乘坐十分不便,并且在建筑物密集地区,地下轨道交通的建设受到严格的限制,隧道往往无法修建在建筑物密集区域,而且由于造价成本高,前期线路的规划耗时长,运行和维护的成本也非常高。
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建设成本低,占用空间小,运行方式灵活的地下公交系统。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公交系统,包括,设在地面以下的隧道,铺设在隧道内的磁悬浮轨道,以及运行在磁悬浮轨道上的车体,
所述车体为单厢结构,在隧道的上方且间隔一定距离设有隧道口,并在隧道口处设有地面站台,所述隧道内还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地面站台的下方,用于将车体提升至地面,使乘客在地面上下车,并在乘客上下车结束后,带动车体下移返回隧道中,使车体继续沿磁悬浮轨道运行。
进一步,所述隧道至少为两条,每条隧道内只铺设有一条磁悬浮轨道,所述车体沿着磁悬浮轨道单向运行,且相邻两隧道内的车体移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所述磁悬浮轨道包括,悬浮轨道、导向轨道和驱动轨道,所述悬浮轨道和驱动轨道铺设在隧道底部,所述导向轨道设置在悬浮轨道的上方两侧;所述车体底部设有悬浮模块、导向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悬浮模块位于车体最底侧,并与悬浮轨道配合,以产生悬浮力,所述导向模块设置在车体底部的左右两侧,并与导向轨道配合,并产生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以使车体保持沿着悬浮轨道运行,所述驱动模块与驱动轨道配合,以产生驱动车体前进和后退的作用力。
进一步,所述悬浮模块为高温超导体,所述导向模块为等间距排布在车体底部两侧的第一电磁铁组,所述驱动模块为等间距排列的第二电磁铁组,所述悬浮轨道和导向轨道为同磁极间隔排布的永磁体,所述驱动轨道为磁极极性交替排布的永磁体,第一电磁铁组和第二电磁铁组由铁芯及缠绕在铁芯周围的线圈绕组组成。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式液压升降台,包括液压机构、剪式支架和动平台,所述部分磁悬浮轨道铺设在动平台上,并可随动平台上下移动,当车体达到动平台上方时,液压机构通过剪式支架驱动动平台向上运动,以将车体托举至地面上方。
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为磁悬浮电梯,包括连通隧道与地面的电梯井壁,安装在电梯井壁上竖直的导靴,沿着导靴长度方向间隔地安装在导靴上的多个悬浮绕组,安装在车体两侧与所述导靴配合的T型导轨,以及安装在T型导轨上的多个磁体单元,相邻的磁体单元极性相反,且相邻磁体单元磁极的间距与相邻悬浮绕组磁极的间距相同,两者位置正相对。
进一步,所述T型导轨通过伸缩装置与车体连接,并可缩回至车体内部,T型导轨的底部两侧设有齿,所述伸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T型导轨的凹槽,安装在凹槽内并与T型导轨上的齿啮合的齿轮,与齿轮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带动齿轮旋转,在齿轮旋转时将驱动T型导轨沿着凹槽水平移动,以伸出或者缩回凹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2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