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航俯仰发动机的变推力机构打开可靠性增长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4201.0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9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宇;史宏斌;韩晓静;苏红兵;赵朝坤;魏坤龙;陈莎;张志峰;赵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微微;仇蕾安 |
地址: | 71002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偏航 俯仰 发动机 推力 机构 打开 可靠性 增长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的偏航俯仰发动机的变推力机构打开可靠性增长试验装置,采用高压气源作为释放销钉的动力,保证变推力机构释放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大量重复开展,实现变推力机构打开的可靠性增长;通过在释放销钉和锁定销钉出口处设置测试线及毫秒表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偏航俯仰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偏航俯仰发动机的变推力机构打开可靠性增长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变推力机构是载人航天工程逃逸系统偏航俯仰发动机的重要组件之一,作用是根据预定程序调节偏航俯仰发动机推力的大小,从而控制逃逸塔偏离运载火箭箭体的航向,确保逃逸塔的成功逃逸(飞行失利时)或火箭箭体的正常飞行(飞行正常时)。鉴于变推力机构的重要性,逃逸系统对变推力机构的打开提出了较高的可靠性要求,需要针对机构打开环节的典型故障模式,开展大量的可靠性增长试验。
变推力机构主要包括挡板和挡板打开机构;挡板用于调节偏航俯仰发动机推力的大小;挡板打开结构用于将挡板的位置锁定,以及解除其锁定状态,将其打开,挡板在机构的作用下绕转轴翻转,从而实现变推力机构的打开。变推力机构的可靠性增长试验主要用于暴露机构在打开环节潜在的典型故障并采取纠正措施,从而提高机构打开的可靠性。。
为真实模拟火箭上的工作状态,目前变推力机构释放的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动力源也采用同样型号、规格的电发火管,该试验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电发火管为一次性动力源,不可重复使用,其研制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极大地限制了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大量开展,制约了试验子样数的提升。
2)电发火管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燃烧产物,包括残渣和有毒气体,一方面容易堵塞变推力机构的分支通道,每次试验后都需要对试验件的通气管路进行清洗,大幅延长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大幅降低需要重复使用的变推力机构的寿命周期,限制了可靠性增长试验的重复开展,同时排出的有毒气体也不利于环保。
这些问题最终都导致了变推力机构释放可靠性无法满足总体系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偏航俯仰发动机的变推力机构打开可靠性增长试验装置,保证变推力机构打开可靠性增长试验的大量重复开展,实现变推力机构打开的可靠性增长。
偏航俯仰发动机的变推力机构打开可靠性增长试验装置,包括支座(1)、释放销钉(3)、锁定销钉(4)、销钉弹簧(5)、释放弹簧(6)、第一测试线(7)、第二测试线(8)、三通接头(11)、高压气源、反馈模块以及电动气活门;
支座(1)紧贴挡板(2)的下表面安装,支座(1)内部有两个相互垂直的内通道:“一”字型的第一通道(14)和“Y”字型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具有一个主通道(15)和两个与主通道(15)联通的分支通道(12);第二通道的主通道(15)与第一通道(14)垂直相交,第二通道的主通道(15)末端联通到支座(1)的外部;第二通道的两个分支通道(12)各通过一个充气管路连接到三通接头(11)的两个接头上,三通接头(11)的另外一个接头通过电动气活门连高压气源;
所述锁定销钉(4)置于所述第一通道(14)中,锁定销钉(4)头部伸出第一通道(14),并可插入到挡板(2)的挡板销钉孔(16)中;
所述释放销钉(3)安装在主通道(15)中,锁定销钉(4)底部由释放销钉(3)侧向顶住;销钉弹簧(5)套在锁定销钉(4)上,呈压缩状态;
所述释放弹簧(6)呈压缩状态安装在支座(1)上表面设置的孔槽中;
所述挡板(2)下表面与支座(1)上表面对应位置分别固定有一块紫铜片,两块紫铜片通过两根第二测试线(8)连接第二毫秒表,形成回路;
在释放销钉(3)所在挡板销钉孔(16)的外部固定第一测试线(7),第一测试线(7)横跨挡板销钉孔(16);第一测试线(7)两端连结第一毫秒表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