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4980.6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6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祥;张勇;黄文臻;陆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马涛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振吸噪 发动机 悬置 | ||
1.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和位于壳体内的内芯,所述内芯至少包括相对布置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上板体和下板体分别与壳体的内顶面和内底面相连接,所述上板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层板、第一夹心层和第二层板,第一夹心层呈蜂窝状,其纵向截面由多行正六边形自上而下依次连接而成,每一个正六边形内设置有与正六边形的三根对角线均相连接的圆形,且每一层正六边形内的圆形直径自上而下逐渐变大,当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振动幅度较大时,该上板体能产生较大的阻尼效应以吸收发动机发生的振动、且具有分梯度吸收振动的功能;
所述内芯还包括用于吸收噪音的中间板体,中间板体夹置在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所述中间板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五层板、中间夹心层和第六层板,第五层板和第六层板均为铝合金板,中间夹心层采用聚酯纤维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正六边形内的圆形之圆心与该正六边形的中心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均为碳纤维板,所述第一夹心层采用铝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面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第一螺栓之螺帽位于壳体内且靠抵在壳体内顶面,第二螺栓之螺帽位于壳体内且靠抵在壳体内底面,第一螺栓之螺杆向上伸出壳体,第二螺栓之螺杆向下伸出壳体;所述上板体向上凸设有第一突起部,下板体向下凸设有第二突起部,第一突起部与第一螺栓之螺帽固定连接,第二突起部与第二螺栓之螺帽固定连接,上板体和下板体两端直接或间接靠置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第三层板、第二夹心层和第四层板,第二夹心层呈蜂窝状,其横向截面由若干个大正六边形依次连接而成,每一大正六边形的六个顶角均由小正六边形代替,大正六边形的每一条边的两端均与相邻的两个小正六边形的对应的顶角相连,当发动机高频低幅振动时该下板体能产生小的阻尼效应以及低的动刚度以降低发动机产生的振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板和第四层板均为碳纤维板,所述第二夹心层采用铝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顶板、底板和周板,周板上下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相连,所述顶板、底板或和周板包括自外向内依次连接的第七层板、第三夹心层和第八层板,第三夹心层为蜂窝状,且第三夹心层横截面由若干个正六边形依次连接而成,每一正六边形的六个顶角处均由圆形代替,正六边形的每一条边的两端均与相邻的两个圆形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正六边形的每一对角线的延长线均与对应的两个圆形的圆心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降振吸噪的轻量发动机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层板和第八层板均为碳纤维板,所述第三夹心层采用铝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49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电动客车蓄电池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助动车起步助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