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植型梨的芽苗建园丰产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9090.6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亮;胡红菊;杨晓平;张靖国;范净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A01G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栽植 芽苗 建园 丰产 密植 分枝 立架 应用前景广阔 花芽 苗木成活率 管理 多年试验 防风作用 果园管理 结构简化 中央领导 成形 坐果 梨树 机械化 育苗 筛选 支撑 种植 应用 保证 生产 | ||
1.一种密植型梨的芽苗建园丰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芽苗选择:在冬季选择干径粗度0.9-1.2cm、接芽饱满、主根发达、须根3-5条的一年生健壮的优良品种芽苗;
S2、芽苗栽植:平整土地,起垅,垄高30-50cm,宽90-120cm,按行距为3-4.5m、株距为1.0-2.0m的间距定植芽苗;
S3、立架搭建:定植后着手梨园立架搭建,早搭架,可防树体弯曲或折断,保持主干直立;
S4、栽植当年管理:栽植当年以培养中央领导干为主,芽苗定植后经过二次剪砧,剪砧后及时抹除接芽下面的萌蘖,接芽萌发新梢长度30-40cm时在新梢旁立一根竹竿作垂直诱引,促其新梢向上生长并及时向上引缚,期间加强肥水管理,控制梨树第一年生长粗度达到1.2cm以上,高度达到1.8m以上,同时重点加强梨茎蜂等病虫害防治;
S5、栽植第二年管理:栽植第二年以刻芽和促进花芽形成为主,通过继续刻芽、撑枝、开张角度、扭稍、化学调控等技术促进分枝和花芽形成;
S6、栽植第三年管理:栽植第三年以促进分枝和保证结果为主,通过继续刻芽、以果压冠、撑枝、拉枝等技术促进分枝形成,并保证一定的结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芽苗建园丰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立架结构包括:规格为0.12m×0.12m×4.5m的角柱、0.10m×0.12m×4.5m的边柱、0.10m×0.10m×3.2m的支柱、地锚和直径为3mm的塑钢线,在梨园的四角处固定角柱,在梨园的四周固定边柱,角柱和边柱围成的梨园内栽设支柱,立架顶端离地面高度为2.5-3.0m,立柱的行间距为3-4.5m,每行内立柱的间距为8-15m,且在每行的立柱上沿株向从下而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固定线、第二固定线和第三固定线,角柱和边柱与地面呈45°向园外倾斜设置,外侧用地锚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梨芽苗建园丰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立架还包括间隔均匀固定设置在立柱上端的防鸟立柱以及固定铺设在所述防鸟立柱上端的防鸟网,所述防鸟立柱顶端距离地面高度为4.0-4.5m,防鸟立柱的间距为(8-12)m×(8-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芽苗建园丰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芽苗砧木为抗逆性强的杜梨或豆梨,栽前进行根系修剪、浸根和蘸根处理,所述浸根处理采用含生根剂、杀菌剂的溶液浸泡5-15min,并用稀泥浆蘸根,溶液配制方法:用40kg水加50g甲基托布津和3g生根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梨芽苗建园丰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芽苗栽植包括:
S21、土地平整后,按3-4.5m的行距,沿南北方向挖掘深90-120cm、宽90-120cm的定植沟;
S22、定植沟内先放入50-75cm的农作物秸秆,再回土至离地面30cm左右开始施基肥,每米施3-5kg的饼肥混加复合肥1-2kg,施基肥后上面盖一层薄土,将土与肥拌匀,再继续回土,将挖起来的所有土都回到定植带上,定植带高出地面30-50cm,宽90-120cm;
S23、在定植带上按1.0-2.0m的株距定植芽苗,栽前拉线打点,挖深50cm、宽30cm的定植小穴,苗木根系应舒展并均匀分布在定植穴内,嫁接口朝南,露出地面5-10cm;
S24、定植后回土踏实,修好树盘,灌透定根水,用1.0-1.2m见方的地膜,中间打一小孔穿过树苗,将地膜铺在地面上,四周用土压紧密严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未经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90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