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8620.5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8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辉;马宏伟;孙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1/34;B64C27/32;B64D45/00;B64D4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扩充板 卡板 机器人 风力驱动 活动桨 螺栓柱 支撑板 护板 垂直结构 调节活动 防护设备 活动连接 内部连接 拧紧螺栓 碰撞能力 人本发明 主体顶端 左右两侧 拆卸套 连接柱 底端 风力 | ||
1.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包括主体(1)和螺栓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端连接有护板(2),且主体(1)与护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板(3),且主体(1)与支撑板(3)之间为垂直结构,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卡板(5),且主体(1)与卡板(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卡板(5)的内部连接有连接柱(4),且连接柱(4)的外部外壁与卡板(5)的内部内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柱(4)的左右两侧固定有活动桨(6),所述活动桨(6)的中部安装有套桨(7),且活动桨(6)的中部内部内壁与套桨(7)的内部中内壁之间紧密贴合,所述螺栓柱(8)设置于套桨(7)的内部中部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桨(7)的内部底端固定有扩充板(9),且套桨(7)与扩充板(9)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套桨(7)与螺栓柱(8)之间为螺纹结构,并且活动桨(6)通过套桨(7)与螺栓柱(8)构成为拆卸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端左右两侧安装有升降杆(10),且活动桨(6)与升降杆(10)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10)的底部设置有液压泵(11),且升降杆(10)与液压泵(11)之间为垂直结构,并且活动桨(6)通过升降杆(10)与液压泵(11)构成为升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11)的底端连接有安装盒(12),且液压泵(11)与安装盒(1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12)的底部左右两侧固定有横杆(15),且安装盒(12)与横杆(15)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横杆(15)的左右两端连接有活动板(14),且活动板(14)与横杆(15)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14)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抽风机(13),所述支撑板(3)的底端左右两侧安装有挤压板(17),且安装盒(12)与挤压板(17)之间为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17)的底部设置有隔板(16),且安装盒(12)与隔板(16)之间中心线相交,所述抽风机(13)与活动板(14)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抽风机(13)通过活动板(14)与横杆(15)构成为旋转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13)的顶端左侧连接有卡槽板(30),且抽风机(13)与卡槽板(30)之间为垂直结构,所述卡槽板(30)的顶部设置有卡扣板(29),所述卡扣板(29)的左侧连接有限位板(28),且限位板(28)与卡扣板(29)之间为活动连接,并且限位板(28)通过卡扣板(29)与卡槽板(30)构成为卡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2)的内部均固定有固定杆(18),且护板(2)与固定杆(18)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8)的中部左右两侧连接有滑盘(19),且固定杆(18)与滑盘(19)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18)的内部均安装有螺母柱(20),且固定杆(18)与螺母柱(20)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隔板(16)的内部设置有夹板(21),所述夹板(21)的左右两侧固定有夹具板(23),且夹板(21)与夹具板(23)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夹板(21)的底端左右两侧安装有固定块(22),所述挤压板(17)的内部中段设置有压板(27),且挤压板(17)与压板(27)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压板(27)的顶端均安装有弹簧柱(25),且弹簧柱(25)与压板(27)之间为垂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25)的顶部连接有磨损板(26),且弹簧柱(25)与磨损板(26)之间为固定连接,并且弹簧柱(25)通过磨损板(26)与压板(27)构成为弹性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风力驱动的空中软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的底端设置有滑槽(24),且固定块(22)的形状结构与滑槽(24)的形状结构相吻合,并且夹板(21)通过固定块(22)与滑槽(24)构成为滑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86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翼飞行双机械臂目标定位抓取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航空发动机脱险助力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