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恒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220.2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5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电池 恒温 控制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恒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前端冷却板、电池组后端冷却板;电池组设置于电池组前端冷却板与电池组后端冷却板之间;在电池组前端冷却板上设置有前端冷却液进口和前端冷却液出口;在电池组前端进口或电池组后端进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电磁阀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本技术方案的每个电芯周围,均包括流动方向相反的四个冷却液流路,实冷却液的循环交替出现,在电芯内形成对流,从而改善了电芯周围的温度场分布,避免所有冷却液的流动方向相同时,造成高温或低温的冷却液集中在电芯的某一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是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恒温控制系统,特别是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恒温控制循环液网络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在行驶使用过程中,电池包内各个电芯的储存的化学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还要部分转化为热能散发出去,由于电池包内布置的电芯数量巨大,产热量也非常大,这些热量如不及时散发出去将对电池包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产生重大隐患。
不同的环境温度对电芯的能量存储密度和能量释放效率有很大影响,比如在寒冷的冬天和炎热的夏天,电池包内的电芯受环境温度影响充放电性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目前电动汽车电池普遍采用圆柱形单个电池作为电池包的电芯,如图1所示,多个电芯组成一个电池组,多个电池组组成电池包。现有电动汽车普遍何用风冷技术,虽然成本和技术门槛都较低,但是风冷只能降温而不能实现保温。
为了克服风冷不能实现对电池组保温的问题,现有技术采用在电池组之间通过入冷却液的方式,来实现对电池组进行加温或冷却的技术方案,但是均采用从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的冷却方式,当某个电池组的温度出现波动时,因为流经该电池组四周的冷却液的温度均相同,导致无法对电池组进行独立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恒温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电池组不能独立温度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包恒温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组、电池组前端冷却板、电池组后端冷却板;所述电池组设置于所述电池组前端冷却板与所述电池组后端冷却板之间;
在所述电池组前端冷却板上设置有前端冷却液进口和前端冷却液出口;
在所述前端冷却板上设置有电池组前端进口和电池组前端出口;所述电池组前端进口与所述前端冷却液进口连通,所述电池组前端出口与前端冷却液出口连通;
在所述电池组后端冷却板上设置有后端冷却液进口和后端冷却液出口;在所述后端冷却板上设置有电池组后端进口和电池组后端出口;所述电池组后端进口与后端冷却液进口连通,所述电池组后端出口与后端冷却液出口连通;
所述电池组前端进口与所述电池组后端出口连通;所述电池组后端进口与所述电池组前端出口连通;
在所述电池组前端进口或所述电池组后端进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在所述电池组的每个电芯的四周的同一端均设置有相对的冷却液进入流路和相对的冷却液流出流路,即包括四个冷却液通路,第一冷却液通路、第二冷却液通路、第三冷却液通路及第四冷却液通路;
所述第一冷却液通路和第三冷却液通路为所述电芯一端的冷却液进入流路;
所述第二冷却液通路和第四冷却液通路为所述电芯同一端的冷却液流出流路。
包括电池温度传感器,包括冷却液进口温度传感器、冷却液出口温度传感器及电芯中部温度传感器;
所述冷却液进口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却液出口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电芯中部温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2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