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碱性焙烧提钒尾渣提镓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66579.8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4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 发明(设计)人: | 丁满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B7/04 | 分类号: | C22B7/04;C22B1/02;C22B3/12;C22B3/38;C22B58/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廖文丽;柯海军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碱性 焙烧 提钒尾渣提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碱性焙烧提钒尾渣提镓的方法包括:a.将质量配比为:尾渣1份、石灰0.2~0.5份、氢氧化钠0.2~0.6份、粘结剂0.01~0.02份混匀后压球干燥,得混合球团;b.将混合球团在800~990℃煅烧1~2h,冷却后,粉碎;c.将b步骤粉碎后的混合球团用NaOH溶液在0.2~2.5MPa,120~250℃浸出1~3h,得浸出液;d.浸出液萃取提纯、水解得到镓的化合物。本发明的镓浸出率高,同时成本更低,产生的废弃物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钒尾渣提镓的方法,特别是碱性焙烧提钒尾渣提镓的方法,属于提钒尾渣提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镓属稀散金属,自然界中没有独立的成矿,常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铝土矿、闪锌矿、煤等矿中。工业所需的镓均从各种含镓的各种工业副产物中提取获得。目前工业上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铝工业从工业母液中回收镓。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中有大量的镓赋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中含镓0.0014%~0.0028%,平均0.0019%,总储量为9.24万t,约占世界储量的41~42%,占国内金属镓储量的54%~55%。钒钛磁铁矿经过冶炼提钒后产生的提钒尾渣,是一种含有铁、铬、钒、钛、镓等有价金属元素的副产物,其中镓的含量在0.014%,远大于镓工业矿品位30g/t的要求,属于富镓资源。攀枝花每年产提钒尾渣近13~15万t,其中含镓约18~22t。全国年产提钒尾渣在40~45万t,其中含镓40~50t左右。
到目前为止,还未实现从提钒尾渣中提取镓的工业化应用。实验室研究从提钒尾渣中回收镓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氯化挥发法、酸浸法、压煮—浸出法、还原电解酸解及焙烧法等。
高磊.提钒尾渣镓回收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公开了提钒弃渣混合25%Na2CO3、40%CaO、6%NaOH,在1000℃下焙烧2小时,碱熔活化残渣经l00g/L的NaOH溶液、液固比为5:1、浸出温度80℃的条件下搅拌碱浸,镓浸出率可达到90%以上的水平。然而,其Na2CO3、CaO和NaOH的总量占71%,弃渣占29%,可见需要添加的碱含量高,成本过高,且提钒尾渣回收镓后产生更多的渣,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碱性焙烧提钒尾渣提镓的方法,该方法成本低。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碱性焙烧提钒尾渣提镓的方法包括:
a.将质量配比为:尾渣1份、石灰0.2~0.5份、氢氧化钠0.2~0.6份、粘结剂0.01~0.02份混匀后压球干燥,得混合球团;
b.将混合球团在800~990℃煅烧1~2h,冷却后,粉碎;
c.将b步骤粉碎后的混合球团用NaOH溶液在0.2~2.5MPa,120~250℃浸出1~3h,得浸出液;
d.浸出液萃取提纯、得到镓的化合物。
优选的,a步骤所述的质量配比为:尾渣1份、石灰0.2~0.5份、氢氧化钠0.4~0.6份、粘结剂0.01~0.02份,更优选尾渣1份、石灰0.4~0.5份、氢氧化钠0.4~0.6份、粘结剂0.01~0.02份。
优选的,a步骤所述压球的压力为4~10MPa,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20℃,a所述的混匀是指混匀度≥98.5%。
优选的,所述b步骤粉碎后的粒径0.5mm。
优选的,c步骤所述浸出的温度为180~250℃;浸出压力0.4~2.5MPa。
优选的,c步骤所述浸出的液固比4:1~6:1,更优选为5:1~6:1。
优选的,c步骤所述NaOH溶液的浓度为2~10mol/L,优选为4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隐藏近似透明导体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面向内部攻击的动态访问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