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引线框架电镀银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64735.7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7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强;徐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3/40 | 分类号: | C25D3/40;C25D3/46;C25D5/10;C25D5/34;C25D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向薇 |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框架 银层 电镀银层 阴极电解 光滑表面 电镀 电解液 烘干 镀层 基材 泡水 粘接 清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线框架电镀银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引线框架基材进行电镀,得银层;以AgPrep 26L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对所述银层进行阴极电解,电流密度为5A/dm2‑20A/dm2;将阴极电解后的镀层泡水清洗,烘干,即得。上述方法可以在不改变银层光滑表面的同时,增加银层与胶的粘接强度,加强引线框架电镀银层表面与胶的牢固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电镀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引线框架电镀银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是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引线框架表面电镀金属层后,一般与环氧模塑料(EMC)粘接。当在引线框架表面电镀银层时,对银层结晶的细致光滑有要求,需保持金属层表面光滑的状态。但是金属层光滑状态下,很难增保持金属银层与胶的粘接强度,因此,如何在不改变银层原有结晶细致光滑表面的基础上,增加金属银层与胶表面的粘接强度,是引线框架电镀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引线框架电镀银层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不改变银层光滑表面的同时,增加银层与胶的粘接强度,加强引线框架电镀银层表面与胶的牢固程度。
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引线框架电镀银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引线框架基材进行电镀,得银层;
以AgPrep 26L的水溶液作为电解液,对所述银层进行阴极电解,电流密度为5A/dm2-20A/dm2;
将阴极电解后的所述银层泡水清洗,烘干,即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阴极电解的工艺参数包括:电解时间30s-60s,温度为40℃-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泡水清洗的时间为5s-100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泡水清洗的时间为45s-60s。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gPrep 26L的水溶液中,AgPrep 26L的体积浓度为25%-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镀的工艺步骤包括:
对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进行除油处理;
对除油后的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进行活化处理;
于活化后的所述引线框架基材表面镀铜,得铜层;
于所述铜层上第一次镀银,得预镀银层;
于所述预镀银层上第二次镀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油处理的工艺步骤包括:电流密度为2A/dm2-6A/dm2,温度为50℃-7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镀铜的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密度2A/dm2-6A/d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次镀银的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密度1A/dm2-2A/dm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次镀银的工艺参数包括:电流密度30A/dm2-100A/dm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品高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4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磷青铜工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电沉积制备PtM/C催化剂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