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运行的通航建筑物及其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3661.5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6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治力;夏定康;焦云晖;晏自立;周冰逸;赵兰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C1/00 | 分类号: | E02C1/00;E02C1/10;E02C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运行 通航 建筑物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运行的通航建筑物及其运行方法,适用于千吨以下船舶通航,包括两条航道,每条航道包括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连通的上游引航道、上游辅助船道、上闸首、大型传动装置、金属板传动装置、下闸首、下游辅助船道以及下游引航道。所述大型传动装置包括横向固定金属板和前后固定金属板,其中,所述横向固定金属板包括两侧的两个,固定安装于大型传动装置两侧,与坝体或坚实基岩相连;所述前后固定金属板包括前后的两个,通过大型传动装置下的金属板传动装置传送,可上升下降。本发明可以用于船舶连续过坝,提高了船舶通航效率;且利用了工程电磁技术,实现了船舶干运的稳定运行;辅助船道能根据水位变化而伸缩,可适应一定程度范围的水位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连续运行的通航建筑物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水系十分发达,水运占据着干线运输的主导地位,我国的水运量也是越来越大,因此对于通航建筑物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当前,通航建筑物主要有升船机和船闸两种,升船机主要修建在落差较大的水库,而船闸普遍存在于各种水运路线上。船闸投资较小但运输效率低,升船机效率高但是技术要求高且不适合水头小的地方。尽管这两种技术都在不断地创新和改进,通航速度和运载量都得到大大提升,但始终没有解决一个难题,那就是不能够连续运行。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通航的效率,而且由于船只大小形状没有标准化,给通航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虽然现在升船机和船闸经过各种创新,过坝时间大大缩短,但是由于不能连续通行,往往等待时间远远久于过坝时间,这造成了水上拥堵和大量船只长久滞留的的情况,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许多中小河流在水运繁忙期,往往会发生大规模的的滞航现象,据统计,这种情况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供万吨级船舶实现连续运行的通航建筑物,极大地缩短了船舶过坝的时间。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续运行的通航建筑,包括两条航道,所述每条航道包括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上游引航道、上游辅助船道、上闸首、下闸首、下游辅助船道以及下游引航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船舶传动装置、横向电磁铁和若干固定金属板,所述船舶传动装置设置在航道内,所述横向电磁铁设置在船舶传动装置的两侧,所述固定金属板可自由升降,上升至工作位置时,固定在船舶传动装置上面。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舶传动装置下方的固定金属板传动装置,所述金属板传动装置包括传送带、驱动装置、传送滚轮组和固定板,所述传送带两端设有可上下调节的传送滚轮组,所述传送滚轮组上方与船舶传动装置连接,传送滚轮组下方设有驱动装置,两端传送滚轮组分别设置在上游辅助航道和下游辅助航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电磁铁设置在侧向滑道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金属板的规格为保证满足95%地区的平均通航船舶的宽度和高度参数,并将各项参数扩大1.25倍。
优选的,所述船舶传动装置倾角为2~5°。
基于上述连续运行的通航建筑的运行方法,船舶从上游到达下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下游船舶通过下游引航道,到达下游辅助船道,船舶头部进入辅助船道后,熄火,船舶两侧的横向电磁铁通过传感器调节宽度,并通电,产生磁场,约束船舶的平衡,同时固定金属板传动装置在船舶前方升起一块固定金属板并将其固定在船舶传动装置上;
步骤二:船舶和固定金属板在在船舶传动装置的带动下,完全进入辅助船道,辅助船道传感器得到船舶长度,高度有关参数,固定金属板传动装置在船舶后方再升起固定金属板并固定在大型船舶传动装置上,约束船只的前后位置,同时,下一艘船舶按照上述方法进入辅助航道;
步骤三:开启上闸首的闸门,船舶在船舶传动装置的带动下前进到达下闸首位置,并打开下闸首的闸门,此时,位于船舶前方的固定金属板通过金属板传动装置带动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3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漂浮物采集装置
- 下一篇:静力触探仪校准用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