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辐射特性可控的智能仿形诱饵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3625.9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韩玉阁;丁中艮;任登凤;卢飞飞;盛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13/00 | 分类号: | F41H13/0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辐射 特性 可控 智能 诱饵 | ||
1.一种红外辐射特性可控的智能仿形诱饵,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模块、充气模块、变发射率模块、变温模块、调控模块和供电模块;
所述变发射率模块和变温模块分别贴附在气囊模块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调控模块和供电模块设置于气囊模块内表面;变发射率模块和变温模块在调控模块的作用下协同调节,对单个模块进行调控时,在发射率允许的调节范围之内,优先选择变发射率模块来改变诱饵表面的发射率,当发射率调节不满足调控需求时,选定最大发射率并选择变温模块对仿形诱饵进行加热;
所述变发射率模块包括电致变色器件,电致变色器件由供电模块提供电压经由调控模块改变电压信号并输出从而改变材料的发射率;
所述变温模块包括薄膜加热片,薄膜加热片由供电模块提供电压经由调控模块改变电压信号并输出从而改变加热热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特性可控的智能仿形诱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模块包括气体发生器,折叠完成后气囊模块内保留残余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特性可控的智能仿形诱饵,其特征在于,充气模块设置于折叠完成后的外侧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辐射特性可控的智能仿形诱饵,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模块和供电模块设置于气囊模块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362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