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3405.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4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雯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雯晖 |
主分类号: | G10L21/10 | 分类号: | G10L21/10;G10L21/16;G06F21/10 |
代理公司: | 徐州拉沃智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55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觉 听觉 嗅觉 相互 转化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系统,(1)识别音乐作品中的主旋律片段,并进行标记,生成音乐作品的独有图像,为视觉元素;(2)将独有图像转换成音频,获取整理图像中“核心概念音频段落”,为听觉元素;(3)根据图像的主要色彩结构成分,降次列举,并匹配可联想的味道,将独有图像转换成气味,为嗅觉元素;(4)根据参照物在三维空间内的位置变化调整听觉、视觉以及嗅觉元素,同时控制播放的音乐片段作与升降单元上下运动相适应的变化,形成3D模型。基于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系统的音乐可视化应用可以便于企业或平台对音乐作品的识别、管理、推广;便于个人对自有音乐作品的留存、推广、识别、验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艺术作品交互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人类联觉现象,发明了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方法,进而可将音乐作品进行可视、可嗅、可触多维度描述,并在音乐作品可视化方面发明了交互应用。具体一种视觉、听觉、嗅觉的相互转化方法。
背景技术
鉴于现有的音乐作品,可记录、可描述的方式单一,仅能通过记谱的方式,进行音乐版权(音乐内容)的注册和留存,和通过音乐版权运营商或个人,进行实体唱片播放、电子版音频播放器的方式被描述(被听取)。
目前已知的音乐作品和图像交互形式,基本是以显示器的随机图像变化来进行非对应的模拟视觉效果,例如windows media player中的播放器屏幕中的自动图形屏保,仅对于音乐的某些局部特征(如音量、速度)进行图像模拟,并未对于音乐作品进行相对完整的转化与表达,且交互方式单一,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欣赏需求。
联觉现象,在心理学上,是人类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根据人类可听范围内的音域,进行音乐作品中人声或主旋律部分(即《音乐作品著作权》被保护的部分)的音符排列关系识别,生成该音乐作品独有的2D图像(二维码)或3D模型,并通过2D图像(二维码)读取,从而了解音乐作品以及相关联的必要信息,如:作品名称、相关创作者的信息,并在版权允许范畴内进行音乐作品直接试听、付费、下载,或进行跳转平台试听、付费、下载。但存在转化系统普及期间的阶段性客观缺点,需要根据应用客户(企业或个人)的基数大小,来实现不同阶段的功能,如自动识别音乐作品是否侵权,以及自动跳转播放平台等。
现有技术的理论,基于色彩与声音的物理概念的对应性与精神学科领域的“联觉”现象,获得相对客观的数据对应以及相互转化方法:
1)以人类听力可识别的钢琴88个频率区间,按照1个八度12个音做等距处理,以每一个音符的音高作为一个单位标记;
2)以人类视觉可见光的光谱波长的频率区间,进行色相分区,以每一个色相的RGB值作为一个单位标记;
3)以人类嗅觉中普遍的联觉现象气味为一个单位标记;
4)三者匹配后,获得可以相互转化描述的对应表达办法:
钢琴小字一组音符:C、#C、D、bE、E、F、#F、G、bA、A、bB、B
分别对应的色相:红、红橙、橙、橙黄、黄、黄绿、绿、蓝绿、蓝、靛蓝、靛紫、紫
分别对应的气味:玫瑰、芒果、橙、向日葵、香蕉、银杏、草、芦荟、兰花、鸢尾花、薰衣草、紫罗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相互转化方法,以人类的可辨别色相(RGB值)、可辨别声音频率(乐音)、可联觉的普遍嗅觉(水果、花卉),为恒定数据,对图像(视觉)、音乐(听觉)、味道(嗅觉),进行相互转化,可多维度的对音乐作品进行识别与描述,获取2D、3D、4D的可视乃至可嗅、可触的音乐描述方法,还可以借此对音乐作品进行更多维度的二度欣赏与创作,让音乐作品具有相对统一的,富含艺术张力的空间展现和沉浸式“联觉”感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雯晖,未经方雯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34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