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SP的LTE快速解码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62733.4 | 申请日: | 2018-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7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建勇;叶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sp lte 快速 解码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基于DSP的LTE快速解码系统,
包括数据源(00)、前置处理器(10)、反向映射表生成器(20)和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
数据源(00)、前置处理器(10)、反向映射表生成器(20)和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依次连通,前置处理器(10)和数据源(00)分别与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连通;
数据源(00)将数据和参数送给前置处理器(10);
前置处理器(10)进行参数计算,将基本表送到反向映射表生成器(20),将其他参数送到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
反向映射表生成器(20)计算反向映射表,把结果送入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
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使用反向映射表生成器(20)生成的表和前置处理器(10)计算的参数,将数据源(00)转换成输出结果,最后实现LTE的解速率匹配及Turbo码解交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处理器(10)包括交织码表生成模块(11)、RM参数生成模块(12)、系统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3)、第一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4)和第二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5);
交织码表生成模块(11)对输入数据源(00)的参数进行计算,生成系统比特和校验比特交织码表,将结果送入系统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3)、第一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4)、第二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5)和K0位置计算模块(31);
RM参数生成模块(12)根据公式生成解速率匹配和解交织所需要的各种参数,将结果送入系统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3)、第一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4)、第二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5)和K0位置计算模块(31);
系统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3)根据系统比特交织表和参数反推出系统比特基本反映射表,将结果送入系统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1);
第一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4)根据第一校验比特交织表和参数反推出第一校验比特基本反映射表,将结果送入校验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2);
第二校验比特基本表计算模块(15)根据第二校验比特交织表和参数反推出第二校验比特基本反映射表,将结果送入校验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2);
所述的反向映射表生成器(20)包括系统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1)、校验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2)、特殊位置修正模块(23)和反向映射表模块(24);
系统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1)对系统比特基本表进行转换,将结果送到反向映射表模块(24);
校验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2)根据第一校验比特和第二校验比特基本反映射表进行联合转换,将结果送到反向映射表模块(24) ;
特殊位置修正模块(23)根据校验比特交织表的特殊性,将最后一列的数据进行特殊处理,产生的表格结果送到反向映射表模块(24);
反向映射表模块(24) 根据系统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1)、校验比特反向映射表模块(22)、特殊位置修正模块(23)的输出结果,进行联合转换,生成反向映射表,送到初始段解RM及解映射模块(32);
所述的解速率匹配处理器(30)包括K0位置计算模块(31)、初始段解RM及映射模块(32)、后续段解RM及映射模块(33);
K0位置计算模块(31)使用交织表和RM参数计算生成位置参数,将结果送到后续段解RM及映射模块(33);
初始段解RM及映射模块(32)根据反映射表对初始段数据源进行反映射,生成初始段结果;
后续段解RM及映射模块(33)根据反映射表及K0参数对后续数据源进行反映射,生成后续段结果,和初始段结果联合形成最后的输出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旭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27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RLNC辅助的D2D协作传输过程优化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