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获取差速器轴承垫片厚度的方法及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1019.3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4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覃明;张金荣;郑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6 | 分类号: | G01B5/06;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轴承 工装 内圈 垫片 差速器轴承 轴向位移量 减速器 嵌套 安装效率 刻度机构 轴段 轴向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差速器轴承垫片厚度的方法及工装,该工装包括模拟轴承外圈和模拟轴承内圈,所述模拟轴承内圈至少部分轴段嵌套于所述模拟轴承的内部,所述模拟轴承外圈沿轴向能够相对所述模拟轴承内圈移动;所述工装还包括刻度机构,用于获取所述模拟轴承外圈与所述模拟轴承内圈轴向位移量;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装在使用时通过模拟轴承外圈和模拟轴承内圈轴向位移量可以准确确定调节垫片的厚度,该选取垫片的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并且精确度高,可以提高减速器的安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装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获取差速器轴承垫片厚度的方法及工装。
背景技术
数字化装配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特别是减速器的装配过程。减速器壳、差速器壳、轴承都是机加工件,减速器壳两轴承位端面距离,差速器壳两轴承位端面距离,轴承(左、右各1个)的安装高,不会完全一致,都有一定的公差。所以,为保证装配质量,需要调整垫片来确保轴承装配的预紧度。
由于一些客观上的原因,有的生产线没有差速器轴承垫片选择机,垫片的选择是由人工根据习惯任意拿取某一厚度的垫片来装配人工根据习惯任意拿取某一厚度的垫片来装配,自然无法保证选择的正确性。
并且单一调整垫片的厚度值是固定的,一旦选定,其厚度是否合格会直接影响到减速器的启动力矩和齿轮间隙是否合格,最终会影响到减速器油耗性及减速器噪音。
实践证明,实际工作中,垫片安装出错率高达60%。出错了,则需返工。即使返工,也是靠之前的试错结果继续依据经验来更换不同厚度的垫片,二次出错率依然达到20%。
每次返工,都需要手工拔出轴承更换垫片,再重新压装垫片及轴承。不仅返工量大,而且也有潜在损坏轴承的可能。
因此,如何提高轴承垫片安装正确率,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一直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获取差速器轴承垫片厚度的工装,包括模拟轴承外圈和模拟轴承内圈,所述模拟轴承内圈至少部分轴段嵌套于所述模拟轴承的内部,所述模拟轴承外圈沿轴向能够相对所述模拟轴承内圈移动;所述工装还包括刻度机构,用于获取所述模拟轴承外圈与所述模拟轴承内圈轴向位移量。
本发明所提供的工装在使用时通过模拟轴承外圈和模拟轴承内圈轴向位移量可以准确确定调节垫片的厚度,该选取垫片的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并且精确度高,可以提高减速器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当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和所述模拟轴承内圈轴向之间的最小距离时,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和所述模拟轴承内圈形成的整体厚度等于差速器轴承的安装高度。
可选的,所述模拟轴承内圈具有外螺纹部,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部螺纹配合的内螺纹部,所述模拟轴承内圈和所述模拟轴承外圈通过螺纹配合相对轴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刻度机构包括参考线和若干条刻度值线,所述参考线设于所述模拟轴承内圈位于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外部的周壁,所有所述刻度值线均匀布置于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周向外壁;当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和所述模拟轴承内圈轴向之间的最小距离时,所述参考线与零刻度值线对齐。
可选的,所述模拟轴承内圈包括配合轴段和环状凸缘,所述环状凸缘设置于所述配合轴段的一端部,所述配合轴段套装于所述模拟轴承外圈的内圈,所述参考线设于所述环状凸缘。
可选的,还包括限位杆,用于限制所述模拟轴承内圈周向转动,所述模拟轴承内圈周向开设有限位孔,其与所述限位杆的一端部配合可拆卸安装。
可选的,还包括驱动拨杆,所述模拟轴承外圈外周壁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拨杆的一端配合插装的插孔。
可选的,所述模拟轴承内圈的内周壁与差速器壳轴承位的外圆相配合。
可选的,所述模拟轴承外圈的外周壁与减速器壳的耳孔轴承位的孔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10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