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55754.3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3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单丰武;姜筱华;陈立伟;吴金;刘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风阻系数 电动汽车 整车姿态 空载工况 车身 满载 优化 三维仿真模型 基准分析 日常使用 三维仿真 续航里程 最优结果 空载 保证 | ||
1.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除驾驶室内以外的整车数模及零部件的性能参数,搭建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三维仿真计算;
将整车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的车身姿态进行网格处理,输入上述性能参数,分别分析整车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使满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且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空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并将当前的整车姿态的参数作为基准分析参数;
在所述基准分析参数的基础上,分别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对进行整车姿态的优化,获取当空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且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满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时,整车姿态的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除驾驶室内以外的整车数模及零部件的性能参数的步骤中,具体采集以下性能参数:
前轮眉下边界中心点的离地距离、后轮眉下边界中心点的离地距离、散热器单体台架性能参数、冷凝器单体台架性能参数、蒸发器单体台架性能参数、电子风扇台架性能曲线、车轮半径、车辆滚动半径、空气密度、空气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分析参数包括:
空载工况下,前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以及后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半载工况下,前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以及后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满载工况下以及前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后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对进行整车姿态的优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分别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保持前轮眉高度不变,将后轮眉高度降低,以进行整车姿态的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前轮眉高度不变,将后轮眉高度降低的步骤具体包括:
保持前轮眉高度不变,每次将后轮眉高度降低10mm,且每降低一次后轮眉高度计算并记录一次风阻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三维仿真模型的步骤中,具体采用hypermesh、CCM+搭建三维仿真模型。
7.一种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除驾驶室内以外的整车数模及零部件的性能参数,搭建三维仿真模型并进行三维仿真计算;
基准分析模块,用于将整车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的车身姿态进行网格处理,输入上述性能参数,分别分析整车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使满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且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空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并将当前的整车姿态的参数作为基准分析参数;
优化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基准分析参数的基础上,分别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对进行整车姿态的优化,获取当空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且半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小于满载工况下的风阻系数时,整车姿态的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具体采集以下性能参数:
前轮眉下边界中心点的离地距离、后轮眉下边界中心点的离地距离、散热器单体台架性能参数、冷凝器单体台架性能参数、蒸发器单体台架性能参数、电子风扇台架性能曲线、车轮半径、车辆滚动半径、空气密度、空气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分析参数包括:
空载工况下,前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以及后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半载工况下,前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以及后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满载工况下以及前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后轮眉距离地面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的车身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优化分析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在空载工况、半载工况、满载工况下,保持前轮眉高度不变,将后轮眉高度降低,以进行整车姿态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江铃集团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57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