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亚胺树脂预浸料和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4996.0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柯红军;郝自清;辛颖;汪东;李丽英;王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J5/24 | 分类号: | C08J5/24;C08L79/08;C08K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谭辉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亚胺 树脂 预浸料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预浸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酰亚胺树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得聚酰亚胺树脂溶液;所述聚酰亚胺树脂为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3000的聚酰亚胺低聚物树脂;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在所述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为至少80质量%;
(2)使用分子筛膜包裹纤维预制体,并将纤维预制体置于预处理模具中;所述分子筛膜具有不小于有机溶剂分子的分子动力学直径并且小于聚酰亚胺低聚物的分子动力学直径;
(3)向预处理模具中注入所述聚酰亚胺树脂溶液以对预处理模具中的纤维预制体进行浸渍;
(4)在所述分子筛膜的外侧施加真空条件以利用真空负压排出纤维预制体中的空气并促使有机溶剂通过所述分子筛膜除去,得到浸渍聚酰亚胺树脂的预浸料;
在实施步骤(3)和/或步骤(4)的过程中,还对预制体施加超声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亚胺树脂为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亚胺树脂选自由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烯丙基降冰片烯封端聚酰亚胺树脂和苯乙炔封端聚酰亚胺树脂组成的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溶剂相对于所使用的聚酰亚胺树脂的溶解度参数为8至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由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氧六环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子筛膜选自由LTA型(NaA)分子筛膜、DDR型分子筛膜、沸石分子筛膜、FAU型分子筛膜、T型分子筛膜组成的组;
所述分子筛膜的材料选自由碳分子筛膜、硅分子筛膜和纳米分子筛膜组成的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预制体为二维纤维织物和/或三维纤维织物;所述纤维预制体具有选自由二维铺层结构、2.5D编织结构和三维立体织物组成的组的结构;所述纤维预制体采用选自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石英纤维和芳纶纤维组成的组的纤维来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所述溶解为加温溶解,加温溶解的温度为比所述有机溶剂的沸点低30℃至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聚酰亚胺树脂溶液的浓度为20质量%~50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实施步骤(3)和/或步骤(4)的过程中,所述超声波的强度为0.3~1.0W/M2。
11.一种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聚酰亚胺树脂复合材料通过将浸渍有聚酰亚胺树脂的预浸料进行固化成型而制得,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采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未经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49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