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54330.5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95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姜大奎;戴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大奎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C12N5/0775;C12N15/87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122000 辽宁省朝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包载 制备 人血管内皮细胞 干细胞技术 血管生成 电穿孔 增殖 成功率 抽取 合成 迁移 体内 修复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外泌体为内部包载有mir‑181b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纯化;(3)合成mir‑181b;(4)电穿孔mir‑181b包载于步骤(2)中纯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获取复合外泌体样品;(5)复合外泌体样品进行膜修复;(6)复合外泌体的抽取与纯化。该方法将具有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功能的mir‑181b包载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内形成复合外泌体,使形成的复合外泌体的治疗针对性更强,该方法简单易行,包载成功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细胞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于新生儿出生后的废弃组织-脐带。因其来源广泛,易获取、无伦理性争议、免疫原性低、对供者无伤害等优势,现已成为最具有转化应用前景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足,中枢神经损伤,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疾病。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治疗机制成为近年干细胞领域相关研究的热点。外泌体被认为是间充质干细胞发挥旁分泌作用的载体,通过将分子包裹在膜内,外泌体可以保护酶或者RNA免于降解,并通过细胞内吞作用来促进细胞内摄取。此外,外泌体是一种纳米大小的颗粒,易于在血液以及其他体液中转移。
目前大量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可以通过其内容的蛋白、RNA成分胞间转移,发挥与间充质干细胞相类似的组织修复、免疫抑制、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然而与间充质干细胞相比,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还具有以下优势:
1、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没有细胞的活性,并且不存在形成肿瘤的风险。此外,由于膜结合蛋白含量较低,外泌体的免疫原性低于间充质干细胞。
2、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维持细胞内稳态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组织微环境稳态因疾病或损伤而遭到破坏时,这种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3、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富含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和RNA。存在于外泌体中的许多蛋白质都属于酶类,具有催化活性,并且这些活性与所处的环境有关,如底物浓度和pH。因而,若用于治疗,外泌体中的酶也许可以缓解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的问题。
除此之外,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性质更稳定,保存运输方便,因此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皮肤修复治疗策略。然而现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修复皮肤真皮层时效果不佳,在疾病治疗领域的针对性不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将具有促进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功能的mir-181b包载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内形成复合外泌体,使形成的复合外泌体的治疗针对性更强,该方法简单易行,包载成功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外泌体,所述复合外泌体为内部包载有mir-181b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外泌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的复合外泌体,包括如下步骤:
(1)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
(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提取、纯化;
(3)合成mir-181b;
(4)电穿孔mir-181b包载于步骤(1)中纯化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获取复合外泌体样品;
(5)复合外泌体样品进行膜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大奎,未经姜大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4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