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代大环内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水产病害菌活性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52076.5 | 申请日: | 2018-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贵;张凡忠;孟令红;李晓明;杨遂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13/00 | 分类号: | C07D313/00;C12P17/08;A01N43/22;A01P1/00;A61P3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 |
地址: | 26607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代大环 内酯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水产 病害 活性 应用 | ||
1.一种硫代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硫代大环内酯化合物为式I所示化合物1和化合物2,化合物1分子式为C16H26O6S,结构式为式Ⅰ中的1,化合物2分子式为C16H28O7S,结构式为式Ⅰ中的2;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代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将芽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于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发酵产物使用乙酸乙酯反复浸泡萃取,合并萃取液进行浓缩,获得发酵粗提物;
2)粗提物进行减压硅胶柱层析,以梯度为v/v是20:1至1:1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梯度为v/v是20:1至1:1的二氯甲烷-甲醇作为溶剂依次进行洗脱;
3)收集v/v是20:1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得到的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以v/v是100:1至40:1的二氯甲烷-丙酮洗脱,收集v/v是60:1的二氯甲烷-丙酮组分,再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纯化,使用65%乙腈-水为流动相,收集210nm波长下31.0min的吸收峰,得到目标化合物1;
4)收集上述步骤2)v/v是10:1至5:1的二氯甲烷-甲醇洗脱得到的组分,进行硅胶柱层析,以v/v是20:1至3:1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洗脱,收集v/v是6:1的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组分,再利用凝胶层析进行纯化,以甲醇为洗脱剂,得到目标化合物2。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硫代大环内酯化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所示硫代大环内酯化合物在制备抗水产病害菌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20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