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nGaN双沟道异质结构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48962.0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99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雅超;苏凯;张进成;马佩军;郝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29/778 | 分类号: | H01L29/778;H01L21/335 |
| 代理公司: | 西安嘉思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0 | 代理人: | 张捷 |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 异质结构 沟道层 双沟道 势垒层 制备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 衬底层 成核层 高迁移率晶体管 工作线性 理论极限 器件线性 输运特性 提升器件 氮化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InGaN双沟道异质结构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选取衬底层;在衬底层上生长成核层;在成核层上生长GaN缓冲层;在GaN缓冲层上生长第一InGaN沟道层;在第一InGaN沟道层上生长第一AlN插入层;在第一AlN插入层上生长第一InAlN势垒层;在第一InAlN势垒层上生长第二InGaN沟道层;在第二InGaN沟道层上生长第二AlN插入层;在第二AlN插入层上生长第二InAlN势垒层。本发明基于InGaN双沟道异质结构的高迁移率晶体管的制备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器件的工作线性度,克服了现有常规GaN双沟道技术对于器件线性度提升非常有限的缺点,从根本上提升了氮化物异质结构输运特性的理论极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nGaN双沟道异质结构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晶体管是现代电子设备制造的基础,是现代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广泛出现在现代电子系统中,为现代电子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以GaN为代表的III族氮化物材料不仅具备禁带宽度大、击穿电场强度大、热导率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大、吸收系数高、介电常数小等优势,还具有强烈的极化效应,因此GaN基异质结构界面处的沟道内会聚集浓度非常高的载流子。由于能带断续的限制作用,该类载流子的纵向运动受到抑制,称之为二维电子气(2DEG)。遵循准二维运动规律的2DEG,具有非常高的迁移率。因此,GaN基异质结构在制备高频、大功率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器件制备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GaN基电子器件的特性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需要探究和开发更为先进的异质结构材料体系,从根本上突破器件特性的理论极限,获得更为出色的器件结构。双沟道技术是提升GaN基电子器件特性理论极限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双沟道异质结构均是基于常规GaN沟道材料来进行的。如附图1a所示,GaN双沟道HEMTs(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的跨导呈现明显的双峰特性,分别对应上下两个沟道的输运作用。然而,跨导结果中的两个峰位相距较远,且主峰过于陡峭,不能很好的与副峰形成强烈的耦合作用。因此,高跨导区域对应的栅压偏置范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扩展。也就是说,常规GaN双沟道技术对于器件线性度的提升非常有限。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于双沟道HEMTs器件的研究均是基于常规GaN双沟道异质结构进行的,对于器件工作线性度的提升优势并未得到良好的发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nGaN双沟道异质结构的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器件的工作线性度。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基于InGaN双沟道异质结构的HEMTs的制作方法,包括:
选取衬底层;
在所述衬底层上生长成核层;
在所述成核层上生长GaN缓冲层;
在所述GaN缓冲层上生长第一InGaN沟道层;
在所述第一InGaN沟道层上生长第一AlN插入层;
在所述第一AlN插入层上生长第一InAlN势垒层;
在所述第一InAlN势垒层上生长第二InGaN沟道层;
在所述第二InGaN沟道层上生长第二AlN插入层;
在所述第二AlN插入层上生长第二InAlN势垒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成核层上生长GaN缓冲层,包括: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氢气、三甲基镓和氨气的环境氛围下,在所述成核层上生长GaN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0.5μm~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8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浮置基极的硅控整流器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