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放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45466.X | 申请日: | 2018-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9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仲曦;敬强富;杜体涛;李建东;童敏;麦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D14/20;F23D14/66;F23D14/4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集智汇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7 | 代理人: | 李华;温黎娟 |
| 地址: | 6149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 放散 装置 | ||
1.一种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放散管(3)连接的内筒(1)和包在内筒(1)圆周外围的外筒(2),所述的外筒(2)内壁与内筒(1)外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的内筒(1)的外壁上沿轴向由下向上间隔设置了沿内筒(1)周向的环形的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并且所述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的圆周外围与外筒(2)的内壁连接,所述的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隔板(4)与第二隔板(5)之间的区域为第一燃烧室(6),所述第二隔板(5)上方的外筒(2)内部空间为第二燃烧室(7),所述第一燃烧室(6)内沿内筒(1)轴向由下向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烧嘴(8)和第二烧嘴(9),并且所述的第一烧嘴(8)和第二烧嘴(9)沿着内筒(1)的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个,所述的第一烧嘴(8)与高炉煤气管(10)连接并且保持常明火状态,所述的第二烧嘴(9)通过支管(11)与内筒(1)连通,煤气进入内筒(1)并且一部分通过支管(11)由第二烧嘴(9)喷出,第二烧嘴(9)燃烧产生的热量对内筒(1)进行加热从而对流经内筒(1)的煤气进行预热,空气从第一隔板(4)的通孔进入并向上穿过第一燃烧室(6)后通过第二隔板(5)上的通孔进入第二燃烧室(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烧嘴(9)沿内筒(1)轴向由下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层的第二烧嘴(9)在圆周方向上错位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烧嘴(9)的出口方向朝向于内筒(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烧嘴(8)连接在第一隔板(4)上,并且第一烧嘴(8)的出口方向沿着内筒(1)轴向并向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燃烧室(6)内在外筒(2)与内筒(1)之间设置了与内筒(1)外壁具有间距的中圈板(14),所述的第二烧嘴(9)固定在中圈板(14)上,并且第二烧嘴(9)的出口方向朝向于内筒(1),所述的第一烧嘴(8)位于中圈板(14)与内筒(1)之间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1)的顶部出口处设置了用于对从内筒(1)喷出的煤气进行减速的散射阀体(16),所述的散射阀体(16)通过连接在第二隔板(5)上的支撑筋板(17)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射阀体(16)呈下小上大的锥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烧嘴(8)连接在与高炉煤气管(10)连接的并环绕在内筒(1)外围的环形导气管(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煤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筒(1)外围沿周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沿内筒(1)径向的用于支撑环形导气管(12)的支撑板(13),支撑板(13)上开设供环形导气管(12)穿过的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54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