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柱状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3550.8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2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9 |
发明(设计)人: | 葛兴泽;葛琦;张忠伦;任佳乐;任瑞康;黄英;张洪波;旷峰华;王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5/06 | 分类号: | F26B25/06;F26B25/08;F26B25/10;F26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柱状 陶瓷 干燥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柱状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其包括:两块多孔干燥板,所述多孔干燥板的一端对接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凹槽;滤布,所述滤布平铺于所述多孔干燥板的内表面;压板,所述压板为矩形板;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干燥柱状陶瓷素坯时,将待干燥的柱状陶瓷素坯放入凹槽内,所述压板放入所述凹槽内并覆盖在所述柱状陶瓷素坯上;所述压板与所述柱状陶瓷素坯接触,且与多孔干燥板之间具有间隙;其还包括转轴,两块多孔干燥板的底端通过转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简化了操作过程,特殊的孔结构设计及干燥全过程加压,既保证了干燥效率,有效解决了柱状陶瓷素坯干燥后翘曲变形大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状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高性能陶瓷部件的先进制备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特别是大尺寸陶瓷制品的制备技术。陶瓷材料在成型过程中不但容易产生缺陷,而且形成的缺陷往往很难通过后续工艺得到弥补和消除。因此成型技术作为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陶瓷材料的最终性能。
凝胶注模成型技术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先发明的一种新型陶瓷成型技术。它是将高分子化学、胶体化学和陶瓷工艺学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成型方法。该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首先将粉体分散到含有单体和交联剂的水溶液或非水溶液中,注模前对料浆真空除气,添加催化剂及引发剂后将料浆注入模具中。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固化,脱模后得到素坯。素坯在一定条件下干燥后经排胶、烧结得到致密陶瓷体。该工艺所得坯体具有强度高、密度好、工艺设备简单、效率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柱状陶瓷的生产。
虽然凝胶注模成型工艺已成功应用于陶瓷体系中,但是在制备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凝胶注模成型的陶瓷素坯在后续的干燥过程中,容易因为素坯内外水分蒸发速率的差异,导致素坯内外收缩速率不一致,进而导致素坯干燥后出现翘曲变形等问题,严重时素坯干燥后会发生开裂。目前陶瓷素坯干燥方法有很多,也有相关专利和文献报道。针对柱状陶瓷素坯的干燥方法主要有捆扎干燥法,凝胶注模成型陶瓷素坯经过:预干燥、校直、捆扎定型和控湿干燥工艺最终获得干燥素坯。具体工艺过程为:首先预干燥,将湿的陶瓷坯体单层平铺自然干燥,至陶瓷素坯的表面不粘连;然后将数根半湿的陶瓷素坯校直;再将其并排成长径比不大于1.5的圆柱状陶瓷坯体组,外周用挠性薄板包覆并用弹性扎带捆扎;最后将陶瓷坯体组立放于透气性的平台上,陶瓷坯体组顶部覆盖多层透气性覆盖层,分期依次去除覆盖层至陶瓷坯体完全干燥。
对于上述的捆扎干燥法的干燥工艺需经预干燥、校直处理,再进行素坯捆扎定型和控湿干燥,该干燥工艺存在步骤多,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等缺点;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当素坯数量较多时,繁琐的操作流程增加了操作人员的负担,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状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所述干燥装置及干燥方法简化了柱状陶瓷素坯干燥过程的操作,采用多孔干燥板以及滤布的结构设计,且在干燥的全过程加压,既保证了干燥效率,又有效解决了柱状陶瓷素坯干燥后翘曲变形大的问题,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柱状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其包括:两块多孔干燥板,所述多孔干燥板的一端对接并连接在一起以形成凹槽;滤布,所述滤布平铺于所述多孔干燥板的内表面;压板,所述压板为矩形板;所述干燥装置用于干燥柱状陶瓷素坯时,将待干燥的柱状陶瓷素坯放入凹槽内,所述压板放入所述凹槽内并覆盖在所述柱状陶瓷素坯上;所述压板与所述柱状陶瓷素坯接触,且与多孔干燥板之间具有间隙。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35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