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和电池组所用的单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42933.3 | 申请日: | 2018-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梅村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50/242;H01M50/209;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潇悦;刘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所用 电池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池组,具备:
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电解液、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和所述电解液的电池壳体;
1个或多个隔垫,该隔垫在沿所述排列方向相邻的每2个所述单电池之间配置,所述隔垫在与所述单电池相对的至少一个面具有朝向所述单电池突出的凸状部;以及
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从所述排列方向对所述多个单电池和所述1个或多个隔垫施加载荷,
所述电池壳体具有与所述隔垫相对的侧面,
所述侧面中的、与所述隔垫的具有所述凸状部的面相对的侧面具有被所述隔垫按压的按压区域、以及没有被所述隔垫按压的非按压区域,
在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非按压区域设置朝向接近所述隔垫的方向膨胀的膨胀部,通过所述膨胀部使所述电池壳体与所述隔垫的间隙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所述电极体具有反应部,所述反应部中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在绝缘状态下在所述排列方向上相对,
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非按压区域至少设置在从所述反应部的铅垂方向上的下端起向上端直到1/3为止的下方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在将所述侧面的与铅垂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宽度方向时,以遍及所述铅垂方向总长分别按压所述反应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的长度,设置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按压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所述膨胀部的最大高度与所述隔垫的所述凸状部的高度相同,
在所述单电池为预先设定的完全放电状态时,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膨胀部与所述隔垫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所述膨胀部的最大高度与所述隔垫的所述凸状部的高度相同,
在所述单电池为预先设定的完全放电状态时,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膨胀部与所述隔垫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组,所述膨胀部的最大高度与所述隔垫的所述凸状部的高度相同,
在所述单电池为预先设定的完全放电状态时,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膨胀部与所述隔垫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所述电极体是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在绝缘状态下层叠卷绕而成的扁平状的卷绕电极体,
所述卷绕电极体具有一对卷绕平坦部和介于所述一对卷绕平坦部之间的一对卷绕R部,
所述一对卷绕R部之中的一方配置在铅垂方向的下侧,所述一对卷绕平坦部沿着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侧面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组,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侧面的板厚为0.5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所述电池壳体的所述侧面的板厚为0.5mm以下。
10.一种单电池的制造方法,是电池组的构建所使用的单电池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组具备:
沿排列方向排列的多个单电池,所述单电池包括:具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极体、电解液、以及收纳所述电极体和所述电解液的电池壳体,
1个或多个隔垫,该隔垫在沿所述排列方向相邻的每2个所述单电池之间配置,所述隔垫在与所述单电池相对的至少一个面具有朝向所述单电池突出的凸状部;以及
约束机构,所述约束机构从所述排列方向对所述多个单电池和所述1个或多个隔垫施加载荷,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第1工序,该工序向电池壳体插入电极体而构建组装体;
接着所述第1工序的第2工序,该工序在使所述组装体与隔垫相对的状态下约束所述组装体,对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施加压力,由此在所述电池壳体上沿着所述隔垫的形状形成膨胀部;以及
接着所述第2工序的第3工序,该工序向形成了所述膨胀部的所述电池壳体注入电解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29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电芯一次封装系统的下料装置
- 下一篇:动力电池模组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