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残氧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9823.1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熊新宗;柳海峰;朱亮;王旻珏;程文炳;汪彬;吴珺;谢峻毅;宫仁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南京赫斯博仪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1/2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4100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探头 滤芯 样气 处理单元 采样探头 分析单元 分析系统 残氧 进气口 分析仪器 内外加热 数据分析 双重加热 维修周期 温度维持 烟气管道 液态杂质 依次连接 出气口 内腔 外壁 固化 去除 气管 氧气 过滤 堵塞 分析 保证 维护 | ||
1.一种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样探头(10),取样探头(10)的进气口与烟气管道(A)相连,取样探头(10)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处理单元(20)和分析单元(30),所述取样探头(10)的内腔的滤芯中间及外壁上分别设有内外加热单元,所述处理单元(20)用于去除样气中的固、液态杂质,分析单元(30)用于分析样气中的氧气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探头(10)包括管体(11),管体(11)的进气端与取样管(12)通过法兰连接,管体(11)的出气端设有端盖(13),端盖(13)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31),管体(11)的外管壁上设有管状加热器(40),管体(11)的管腔内设有桶状滤芯(50),桶状滤芯(50)的敞口端指向端盖(13)方向且其端口处设置有中部开孔的滤芯座(51),滤芯座(51)与端盖(1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3)的外侧设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内有与通孔(131)连通的中空腔室(141),加热棒(60)的一端通过绝缘座(61)固定在固定座(14)上、另一端呈自由状穿过通孔(131)悬伸到桶状滤芯(50)的内腔中,固定座(14)上开设有与中空腔室(141)连通的样气出口(1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1)临近端盖(13)的管壁上开设有外吹口(111),所述固定座(14)上开设有与中空腔室(141)连通的内吹口(143),外吹口(111)、内吹口(143)分别通过气管与加热储气罐(7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气出口(142)通过气管与除硫炮(21)的进气口连接,除硫炮(21)的出气端开设有反吹口(211),反吹口(211)通过气管与加热储气罐(7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硫炮(21)的出气口通过气管依次连接有雾过滤器(22)、除湿器(23)、抽气泵(24)、过滤器(25)以及分析单元(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残氧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为高温伴热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南京赫斯博仪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冠铜业分公司;南京赫斯博仪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98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