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38374.9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铭;单超;赵昕;张延扬;汪林;张孝林;花铭;潘丙才;吕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浓缩池 反应池 上清液回流 沉淀池 混凝沉淀设备 待处理污水 快速沉淀 沉淀剂 上清液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投资 泥水混合物 污泥沉淀池 沉淀反应 快速搅拌 慢速搅拌 小颗粒 助凝剂 矾花 晶核 慢速 排出 污泥 悬浮 污染物 停留 污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设备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技术方案首先使待处理污水进入反应池快速段,加入沉淀剂快速搅拌进行沉淀反应,随后进入反应池慢速段,加入助凝剂慢速搅拌使矾花长大,使形成的泥水混合物进入沉淀池,沉淀池的上清液排出,沉淀池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的部分上清液回流至所述反应池的快速段,与待处理污水混合在一起继续进行快速沉淀反应。本发明通过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可实现:利用污泥沉淀池上清液中的悬浮小颗粒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快速沉淀,没有额外添加“晶核”并减少沉淀剂添加,缩短反应池反应停留时间,减少反应池容积,降低了污水处理投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部分流域水污染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各类复杂的污染物导致水环境质量下降、水生态系统受损、环境隐患增多等问题。一方面,中西部和北方水资源不足地区表现为水资源缺乏,需要对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提高再生回用率,另一方面,饮用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水体中检测出的具有生物毒性的痕微量有机污染物越来越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实施对饮用水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难以达到要求,需要经济有效的深度净化技术。
在众多污水处理工艺中,针对污废水的处理往往都有化学沉淀环节,以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减少后续药剂量的投放,但是根据化学势理论,形成沉淀之前需要先生成小颗粒,由于待处理废水表面能很大,形成小颗粒比较困难,需要远大于正常饱和溶解度的平衡浓度,才可能生成小颗粒;因此需要在待处理废水中引入“晶核”,诱导小颗粒形成。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传统的污废水化学沉淀的部分工艺流程进行改进,以满足实际废水的处理要求。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5710029U,公告日:2016-11-23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调节池、反应池、沉淀池和PH回调池,沉淀池和反应池之间设有污泥回流管路,污泥回流管路的污泥进口端与沉淀池连通,污泥回流管路的污泥出口端与所述反应池连通。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沉淀池的沉淀污泥回流一部分至反应池,回流的污泥可使过量投加的药剂得到充分利用,并为反应池废水创造沉淀晶核条件,加快沉淀反应的速度,可提高沉淀效果,使出水清澈见底而且可减少沉淀剂、絮凝剂用量各达30%。但是该实用新型是将污泥回流至第一混合池,使得废水中悬浮颗粒(SS)增加,增加了沉淀池负荷,将会加大沉淀池容积,增加水处理投资费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19296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于絮凝沉淀池上清液回流的污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其步骤首先在混合池中加入絮凝剂进行混合反应,出水流入絮凝沉淀池,再加入助凝剂进行絮凝反应,然后将絮凝反应后的上清液分别回流至混合池和絮凝沉淀池,充分利用残留在上清液中的药剂浓度进行反应,污水处理达标后上清液外排或进入下一处理单元进行处理。使用该方法,能够均衡水质水量,减少水质水量波动造成的污染物负荷冲击;能够削减日常药剂成本约25%-50%,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25%。但该方法是将沉淀池的上清液进行大比例回流,为保障对进水水质的削峰填谷作用,回流水量大,增加反应池和沉淀池的水力负荷,需要增加反应池和沉淀池的容积,从而增加了水处理投资费用。
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加快反应池成核和沉淀速率,减少沉淀反应停留时间,减少反应池和沉淀池容积,减少水处理投资费用,同时保障沉淀上清液浓度达到设计标准,又不额外增加处理工艺中的水力负荷和污泥负荷,是污废水化学沉淀处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