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设备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38374.9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炜铭;单超;赵昕;张延扬;汪林;张孝林;花铭;潘丙才;吕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浓缩池 反应池 上清液回流 沉淀池 混凝沉淀设备 待处理污水 快速沉淀 沉淀剂 上清液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投资 泥水混合物 污泥沉淀池 沉淀反应 快速搅拌 慢速搅拌 小颗粒 助凝剂 矾花 晶核 慢速 排出 污泥 悬浮 污染物 停留 污水 | ||
1.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使待处理污水进入反应池快速段,加入沉淀剂快速搅拌进行快速沉淀反应;
(2)步骤(1)沉淀反应后出水流入反应池慢速段,向反应池慢速段中加入助凝剂慢速搅拌使矾花长大;
(3)步骤(2)中的泥水混合物进入沉淀池,经过2~20分钟的沉淀时间后,将沉淀池的上清液排出,沉淀池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
(4)将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所述反应池快速段,与待处理污水混合再一起继续进行快速沉淀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回流的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占待处理污水量的回流比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剂为氢氧化钠、硫化钠、硫氢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钙、硫酸铝、明矾、硫酸铁、硫酸亚铁、三氯化铁、碳酸镁、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铁;所述的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吡烯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沉淀剂质量百分比范围为1~20%,加入量为步骤(1)中污水进水体积的0.08~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助凝剂的质量千分比范围为0.5~2‰,加入量为步骤(1)中污水进水体积的0.08~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快速沉淀反应的沉淀时间为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入助凝剂后助凝时间为10~15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快速搅拌速度为30~60rp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慢速搅拌速度为5~20rpm。
10.一种基于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回流的混凝沉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反应池快速段、反应池慢速段、沉淀池以及污泥浓缩池,所述沉淀池上部设置第一出水口排出上清液,所述沉淀池底部污泥区与所述污泥浓缩池连通;所述污泥浓缩池上部设置第二上清液出水口,所述第二上清液出水口与所述反应池快速段经回流管道连通,使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至反应池快速段的污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学;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37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