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37926.4 | 申请日: | 2018-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钊;潘勇军;黄岐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1/02 | 分类号: | C08L61/02;C08L6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应力 聚碳酸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聚碳酸酯20‑45重量份;聚酮55‑80重量份;其中,所述聚酮的熔体流动指数在100‑300g/10min之间,该熔体流动指数的测试条件为测试温度240℃、负载2.16kg。本发明提供的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具有成分简单,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过程中具有流动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且制件内应力低、综合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具有冲击强度高、透光率高、力学性能优良、耐热性好、阻燃、尺寸稳定性好等优点,但PC也存在着内应力大、熔体粘度高、加工流动性差的等缺点,特别是制件容易出现应力开裂,这限制了 PC材料的应用。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低内应力PC组合物”(CN 106810840 A) 提到通过添加聚碳酸酯、丙烯酸酯、金属氧化物、交联剂等制备一种低内应力PC组合物,通过离子键的断裂与形成释放PC中的内应力,并通过丙烯酸酯的增韧作用降低PC的内应力。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PC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 107739500 A)提到通过添加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纤维状填料,制备一种流动性好、内应力低的PC合金材料,再添加适量的铜和锆元素后效果更佳。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高流动性、低内应力PC/ABS组合物”(CN 106751683 A)提到通过添加PC、含磷阻燃剂、ABS、抗冲改性剂、聚酯、少量双酚A等,认为通过添加聚酯和少量双酚A可以使PC/ABS内应力下降并提高流动性能。
现有的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技术方案均存在降低内应力效果不佳,无法解决制件易开裂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该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具有成分简单,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制备时具有流动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特点,且制件内应力低、综合性能优异。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
聚碳酸酯20-45重量份,例如20、30、40、45重量份;
聚酮55-80重量份,例如55、60、70、80重量份;
其中,所述聚酮的熔体流动指数在100-300g/10min之间,例如100、 150、180、200、250、300g/10min,该熔体流动指数的测试条件为测试温度240℃、负载2.16kg,按照ISO1183标准测定。
本发明在聚碳酸酯中加入熔体流动指数100-300g/10min(240℃ /2.16kg,按照ISO 1183标准测定)的聚酮,并将聚碳酸酯和聚酮按照 20-45重量份和55-80重量份的用量进行组合搭配,能获得流动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组合物,且所得制品具有内应力低不易开裂的特点,综合性能佳。
本发明的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可以添加其他组分,也可以不添加其他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聚碳酸酯20-45重量份;聚酮55-80重量份;且所述聚碳酸酯和聚酮的重量份之和为100重量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低内应力聚碳酸酯材料由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
聚碳酸酯20-45重量份,优选29-44重量份;
聚酮55-80重量份,优选55-70重量份;
其他组分0-25重量份,优选1-15重量份,例如1、5、10、1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79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