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826.8 | 申请日: | 201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9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源婕;刘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源婕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29/04 | 分类号: | F02B29/04;B60H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冷却系统 冷却剂 控制器 关闭阀 冷却 压缩增压空气 制冷剂 低温散热器 发动机性能 操作信号 进气装置 冷却低温 冷却回路 信号通信 编程 发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所述车辆具有带强制进气装置的发动机,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和控制器,在与冷却器关闭阀信号通信时,控制器被编程为在接收到操作信号时,打开冷却器关闭阀以向冷却器提供制冷剂以进一步在冷却剂被低温散热器冷却后,冷却低温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以增加对冷却器和压缩增压空气的冷却,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传统车辆包括涡轮增压器和/或增压器,其通过在进气气流进入发动机气缸之前增加进气流的压力来增加发动机的空气或空气/燃料混合物密度。增加汽缸中的空气密度可能是所希望的,因为它提供了增加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的方法。由于压力与热量直接相关,因为充电器增加了进气流的压力,它也会增加温度。这种带电的进气流的冷却使得其压力能够进一步增加,因为较冷的空气可以更密集地包装。这种额外的冷却通常通过使用冷却器来完成。一些冷却器可包括由附加部件(例如车辆空调回路)提供的二次冷却特征。然而,这种系统通常连续地从附加部件吸取冷却,从而使系统过度工作并降低其性能。此外,除了主要操作之外,还需要增加额外部件的尺寸以支持二次冷却。因此,虽然这种传统的冷却器冷却系统用于其预期目的,但是希望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控制特征的改进的冷却器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的前述论述仅意图便于理解本发明。此论述并不认可或承认提及的材料中的任一种在本申请的优先权日是或曾经是公共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冷却系统,所述车辆具有带强制进气装置的发动机,该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低温冷却回路、空调回路、和控制器;
冷却器用于冷却从涡轮增压器或增压器接收的压缩增压空气;所述低温冷却回路流体连接到冷却器,低温冷却回路循环冷却剂以向冷却器提供冷却,并包括配置成冷却冷却剂的低温散热器; 空调回路用于循环制冷剂并具有初级电路和旁路电路,初级回路与低温分离温度冷却回路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旁路回路包括绕过蒸发器的管道,以及冷却器关闭阀,其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制冷剂流过旁路回路;
其中,冷却器热耦合到冷却器低温冷却回路和旁路回路;和控制器在与冷却器关闭阀信号通信时,控制器被编程为在接收到操作信号时,打开冷却器关闭阀以向冷却器提供制冷剂以进一步在冷却剂被低温散热器冷却后,冷却低温冷却回路中的冷却剂以增加对冷却器和压缩增压空气的冷却,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
其中通过检测车辆的速度和/或选择车辆用户界面显示器上的图标来输入所述操作信号。
接收到所述操作信号时,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禁用车辆空调系统控制和车厢内部的空气调节。
其中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蒸发器关闭阀,所述蒸发器关闭阀与所述控制器连通并且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的上游,所述蒸发器关闭阀构造成选择性地防止制冷剂流到所述蒸发器;并且其中当控制器接收到指示车辆被命令在接收到操作信号下操作的信号时,控制器控制蒸发器关闭阀关闭并且旁通回路的冷却器旁通阀打开,从而提供来自主要的制冷剂流电路到冷水机组。
其中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发器上游的第一膨胀阀,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器上游的所述旁通回路中的第二膨胀阀。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在接收到操作信号时将所述车辆空调系统控制和所述车厢内部的空调维持在所述禁用状态。
其中所述低温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冷却器下游和所述冷却器上游的低温冷却回路中。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编程为在没有接收到所述操作的信号的情况下:在所述冷却器默认关闭的或未接收到所述操作信号下操作所述车辆阀门关闭以防止制冷剂流过旁路回路到冷却器;只用低温冷却回路冷却的低温冷却回路中的冷却液冷却冷却器;可修复的车辆空调系统控制和车厢内部的空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源婕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源婕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8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