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5732.0 | 申请日: | 2018-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辉;马宏伟;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25J9/12;B25J9/14;B25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紧 取料 固定底座 旋转机构 支撑机构 升降式 机器人 支撑底座 左右两侧 支撑臂 承压 智能机器人技术 连接板面 内部安装 内部设置 升降机构 使用性能 旋转能力 液压杆 上端 物件 转轴 支撑 | ||
1.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包括固定底座(1)、支撑底座(8)和支撑臂(1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侧耳(2),且固定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3),所述支撑机构(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升降机构(4),且支撑机构(3)的上方设置有承压平台(5),所述承压平台(5)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板面(6),且连接板面(6)的内部安装有锁紧螺丝(7),所述支撑底座(8)的上端内部安装有转轴(9),且支撑底座(8)分别位于连接板面(6)的前后两端均,所述支撑臂(10)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液压杆(11),且支撑臂(10)位于转轴(9)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的内部上方设置有承压座(301),且承压座(301)的下方设置有螺纹柱(302),所述螺纹柱(302)的中部设置有定位螺母(303),且定位螺母(303)的下方设置有四脚支撑座(3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座(301)的下表面与螺纹柱(302)之间为焊接,且螺纹柱(302)垂直于承压座(301),并且四脚支撑座(304)通过定位螺母(303)与螺纹柱(30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支撑杆(401),且液压支撑杆(401)的下方设置有动力仓外壳(402),所述动力仓外壳(402)的内部电动转轴(403),且电动转轴(403)的下方设置有滚珠(4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撑杆(401)之间关于支撑机构(3)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液压支撑杆(401)的下端贯穿于动力仓外壳(402)的内部与电动转轴(403)相连接,并且滚珠(404)等距均匀分布于动力仓外壳(402)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面(6)与承压平台(5)之间为焊接,且承压平台(5)的中轴线与固定底座(1)的中轴线之间相互重合,并且连接板面(6)通过锁紧螺丝(7)与支撑底座(8)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0)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连接螺栓(12),且支撑臂(10)的上端右侧设置有一级悬臂(13),所述一级悬臂(13)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4),且第二液压杆(14)的右端设置有连接块(15),所述第二液压杆(14)的右侧设置有二级悬臂(16),且二级悬臂(16)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座(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10)与一级悬臂(13)之间以及一级悬臂(13)与二级悬臂(16)之间均通过连接螺栓(12)相连接,且一级悬臂(13)和二级悬臂(16)分别通过第一液压杆(11)和第二液压杆(14)构成杠杆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7)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18),且伸缩杆(18)远离安装座(17)的一侧设置有限位螺母(19),所述限位螺母(19)的远离伸缩杆(18)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臂(20),且控制臂(20)远离限位螺母(19)的一侧安装有锁紧螺母(21),所述控制臂(20)的下方设置有夹紧块(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夹紧取料功能的升降式机器人旋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18)和控制臂(20)各自之间均关于安装座(17)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控制臂(20)通过伸缩杆(18)构成伸缩结构,并且控制臂(20)通过限位螺母(19)和锁紧螺母(21)之间的配合与伸缩杆(18)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57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