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皮果胶提取方法及果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34629.4 | 申请日: | 2018-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六元 |
主分类号: | C08B37/06 | 分类号: | C08B3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52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果胶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柑橘皮果胶提取方法及果胶,提取方法具体是称取适量的新鲜柑橘皮,捣碎后微波处理,将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置于锥形瓶中,在超声波频率为70%,温度65℃条件下,超声处理40~50min;将经过超生处理的物料用温水漂洗,除去色素、淀粉及杂质,用HCl调节pH为2.0~2.7,再加入50mL蒸馏水,恒温水箱中升温至90℃恒温1.5h,过滤;滤液用NaOH溶液调节pH5.0~5.5,分数次加入饱和硫酸铝溶液并搅拌,直至不再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沉淀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甩干,揉细,得到果胶沉淀,再在沉淀中加入与硫酸铝等摩尔量的酸化乙醇,搅拌,过滤,烘干,粉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胶提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橘皮果胶提取方法及所获得的果胶。
背景技术
果胶是植物特有的细胞壁组分,存在于植物相邻细胞壁的中胶层。D-吡喃半乳糖醛酸是其基本结合单元,以α-1,4键连接成长链状,常带有乙酰基和其他中性多糖支链,如木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等。果胶中甲酯化基团(带有甲氧基)的百分数称为果胶的酯化度DE值。
现有技术通畅采用醇沉淀法和盐析法。
醇沉淀法是经常使用而且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果胶不溶于醇类溶剂的特点,加入大量醇,使果胶的水溶液中形成醇-水的混合剂以使果胶沉淀出来。将析出的果胶块经压榨、洗涤、干燥和粉碎后便得到成品。也可用异丙醇等其他溶剂代替酒精。其具体的提取过程:原料预处理-酸液萃取-过滤-浓缩-乙醇沉淀-过滤-低温干燥-粉碎、标准化-成品果胶。
盐析法具体是在果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镁、氯化铜或氯化铝然后用氨等调节pH,使之形成碱式金属盐,此碱式金属盐与果胶形成络合物沉淀出来,然后再经过脱盐漂洗和干燥得到果胶成品。
上述两种方法都有其弊端,醇沉淀法消耗乙醇量较大,过滤收集的损耗较大,后阶段乙醇回收工序麻烦;盐析法提取的产率较低,平均只有0.5%。
因此,需要继续改进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从柑橘皮中提取果胶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产率。
本发明提供的柑橘皮果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适量的新鲜柑橘皮,捣碎后置于微波功率400W,微波频率1.8GHz的条件下,微波处理3~5min;
(2)将经过微波处理的物料置于锥形瓶中,在超声波频率为70%,温度65℃条件下,超声处理40~50min;
(3)将经过超生处理的物料用65℃的温水漂洗,除去色素、淀粉及杂质,用6mol/L的HCl调节pH为2.0~2.7,再加入50mL蒸馏水,恒温水箱中升温至90℃恒温1.5h,过滤;
(4)滤液用6mol/LNaOH溶液调节pH5.0~5.5,分数次加入饱和硫酸铝溶液并搅拌,直至不再出现白色絮状沉淀;
(5)沉淀静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洗涤,甩干,揉细,得到果胶沉淀,再在沉淀中加入与硫酸铝等摩尔量的酸化乙醇,搅拌,过滤,烘干,粉碎。
优选的,步骤(3)中温水里加入磷酸氢二钠,浓度为1-3wt%。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烘干温度为12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柑橘皮果胶粉,由以上任一方法制备获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六元,未经吴六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4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